2022年2月19日,宝盈基金官网连续发布8条基金经理变更公告,说明宝盈品牌消费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宝盈龙头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宝盈鸿利收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宝盈现代服务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宝盈研究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宝盈新锐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宝盈优势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宝盈资源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8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变更状况,包括前任基金经理与接任基金经理信息,以及基金经理变更的原因。据悉,这8只基金属于同一基金经理-肖肖管理,近期该基金经理由于个人原因离职,且已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
无独有偶,宝盈基金在2022年1月22日也发布了同样的基金经理变更公告,这已经是宝盈基金在2022年的第二位基金经理离职了。
另外,我们通过WIND数据发现,截止2021年2月21日,2022年以来已经有44位基金经理办理离职手续,处于历史同期最高位水平,几乎每天都有人离职。而这些离职的基金经理涉及35家基金公司。
从公告披露的基金经理离任原因来看,以“个人原因”及“个人发展原因”为主。而“个人原因”通常包括“公奔公”、“公奔私”、“业绩不佳未通过考核”以及公司治理问题。因此,归根结底,基金经理的离职与公募基金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密切相关。一方面,随着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基金经理的数量日益增加。随着公募基金行业基金经理高基数的形成,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加剧,离职基金经理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去年以来趋于极致的结构性行情对基金经理形成考验,尤其下半年持续波动的市场和板块轮动的加快更是拉大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差距,部分基金经理“踩点”失误导致业绩垫底。随着公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基金经理优胜劣汰将成为常态。另外,相较于公募基金行业,私募基金行业展现出的独特的规模与操作优势以及私募基金经理的“赚钱能力”与“成就感”吸引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经理加入到该行业中。
基金经理离职后,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处理所持有的基金呢?
业内人士强调,投资者和行业内部都应该理性看待基金经理的离职,这是行业快速发展阶段必然会发生的事,人才资源配置将在流动中不断趋于优化。
而对于所持有的的基金,基民应该对新任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和投资能力先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再决定该基金的去留。具体地,关注基金投资风格是否偏移,接盘基金经理的履历,投资风格、长期业绩表现,跟原基金投资风格是否一致等。如果一致,则可以考虑存续保留。如果不一致,则评估接盘基金经理的风格是否符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