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亿货基“减肥”在即,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17-09-04 阅读量:1017 货币型基金 流动性管理

2017年3月31日,证监会就《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2017年9月1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自10月1日起实施。


《管理规定》重点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根据目前市场情况和行业现状,对现有监管规则进行“查缺补漏”,结合历次行业风险事件(如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控指标体系,同时兼顾偏股类和固定收益类基金的潜在风险。二是要求基金管理人针对性建立完善流动性风险管控机制,督促基金管理人强化自我风险管控,建立以压力测试为核心的流动性风险监测与预警制度,强化机构主体的风险管控约束机制。《管理规定》对涉及基金管理人需进行投资调整的事项均给予6个月的过渡期。


《管理规定》第八章对货币市场型基金的要求进行了细化:


1. 新增机构类货币基金。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超过50%的,需要按照公允价值估值,同时根据投资者集中度来调整投资范围大幅以及强制收取赎回费。

2. 基金规模与风险准备金挂钩。采用摊余成本法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基金管理人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

3. 货币基金投资流动受限资产不超过10%。

4. 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货币市场基金投资同一商业银行的银行存款及其发行的同业存单与债券,不得超过该商业银行最近一个季度末净资产的10%。展恒解读:大型上市银行的净资产规模体量较大,以兴业银行为例,其净资产的10%为300亿元—400亿元,对于绝大多数货基而言,约束并不明显,仅对少数大规模货基的配置不利。如果考虑中原银行、贵州银行的净资本,10%分别为35亿、22亿,意味着货基配置AA+评级的资产会有一定约束,操作难度加大,且后期需要调整,同时对于这部分银行来说,其融资难度会所增加。

5. 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主体信用评级低于AAA 的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合计不得超过10%,其中单一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合计不得超过2%。


货币型基金“大跃进”


2013年及以前,货币型基金规模和只数发展平稳,规模逐渐逼近1万亿,数量逐渐逼近50只。从2014年起,货币型基金发展迅速,规模在两年时间中猛翻四倍。今年在监管层金融“去杠杆”、货币型政策偏紧的环境下,货币型基金规模屡创新高,,目前已高达5.37万亿,占据公募基金规模的半壁江山。



数据来源:展恒研究中心

数据区间:2007年1月1日—2017年9月4日


2013年及以前,货币型基金规模和只数发展平稳,规模逐渐逼近1万亿,数量逐渐逼近50只。从2014年起,货币型基金发展迅速,规模在两年时间中猛翻四倍。今年在监管层金融“去杠杆”、货币型政策偏紧的环境下,货币型基金规模屡创新高,目前391只货币基金的规模已高达5.37万亿,占据公募基金规模的半壁江山。

货基体量膨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收益稳定、流动性高、基本无风险、避税等,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货币基金几乎稳赚不赔,吸引投资者争相购买。



风险管控,货基首当其冲


货币型基金发展“大跃进”之时,风险逐渐被监管层重视,并招致管控。管理新规从多个角度限制了货基的配置难度,降低了货基规模过度增长的吸引力,以此来约束货基的迅速扩张。展恒基金预计,10月份此监管新规落地后,货基将受到一定的冲击,高速增长的时代或将一去不复返。

货币型基金一直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举个例子:一只货币基金投资100万元买入债券,票息5%,到期后回本回息105万元,其中5万元的票息会被摊到持有期间的每一天。如果基金持有某只债券一直到期,理论上讲,即使此期间债券市场下跌,最终收益也不会受影响。

然而,如果发生巨额赎回现象,比如机构持有者进行大体量巨额赎回,货基所持现金头寸不足以满足此巨额赎回需求时,基金经理不得不提前将未到期的债券紧急变现,这种情况下,债券转让的成交价格大概率会低于购买成本,致使该货基亏损。截止目前,已有多起货基单日收益为负的情况发生。

货基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流动性风险会逐渐升高。

从基金半年报来看:1. 截止2017年6月30日,311只货基中,机构持有占比超过90%的货基有35只,机构持有占比超过50%的货基不少于78只。2. 行业资产期限均值为68.6天,二季度较一季度小幅上升但整体并不高;不过二季度资产平均期限最大的为116天,部分机构持有人较多且资产平均期限较长的货币基金存在调整压力。

市场上有个别一些货基被认定为系统重要性货币型基金,其投资决策对整体市场的影响重大,例如天弘余额宝。展恒基金君认为,这类特殊货基可能会被证监会给予较长的投资调整期限,以时间换空间,以降低短期内完成上述指标对市场的巨大冲击。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