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网站相关信息显示,苏州银行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格申请,进度显示为9月9日已接收材料。而根据最新更新的设立审批表,新增一家基金公司申请,名称为苏新基金。数据显示,上一次有银行系基金公司获批已经是2016年的事了,彼时是恒生前海基金公司,大股东为恒生银行。时隔6年时间,银行系基金公司又要来了?
图片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中国证监会
从1998年首批公募基金公司成立开始,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公募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7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0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8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共1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7.06万亿元。
图片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中国基金业协会
在140家基金管理公司中,从股东背景来看,虽然以券商系和信托系居多,但是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以其背靠渠道能力强劲和客户资源优厚的银行这棵大树,获得的独特优势,在公募基金行业中拥有一席之地。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银行系公募基金公司共有15家。这些银行系公募公司按照其大股东可以分为四类,头部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其他银行。具体来看,头部银行:工银瑞信基金、农银汇理基金、中银基金、建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股份制银行:招商基金、浦银安盛、民生加银基金、兴业基金;城商行:鑫元基金(南京银行)、永赢基金(宁波银行)、上银基金、中加基金;其它银行:中欧基金(意大利意联银行占股25%);国泰基金(建银投资占股60%)。
从目前银行系基金公司的规模来看,各家基金公司半年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各家的管理规模如下:
图片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Wind
数据截至时间:2022年二季度末
虽然银行系基金公司数量不多,但是市场份额占比却不小。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和各家基金公司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15家银行系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合计逾5.27万亿元,同期公募基金行业全市场资产净额为26.79万亿元,银行系基金规模占全市场份额近20%。
在这15家银行系基金公司中,中欧基金虽然被归在银行系中,股东方意大利意联银行持股比例达25%,但实际上窦玉明最终受益股份更高,超过25%,且窦玉明及公司其他高管、基金经理的持股累计比例也远高于意大利意联银行。因此,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是银行系基金公司。
图片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Wind
数据截至时间:2022年二季度末
从管理规模可以看出,早期成立的银行系基金公司,大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多数管理规模都在5000亿元以上。2008年之后成立的基金公司,则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虽然也大多达到千亿管理规模,但是上银基金、鑫元基金都低于千亿,而恒生前海基金成立了6年多时间,管理规模至今未到百亿,差异悬殊。
若苏州银行成立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则银行系公募基金队伍中或又添一员新军,银行系公募基金公司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而对于进军公募基金业务的原因,在2022年半年报中,苏州银行表示,该行推进中间业务稳步发展,一方面在理财业务、代销业务、银团贷款、债券承销等方面优化创新,实现中间业务收入可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获批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多样性。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苏州银行申请设立基金公司是顺应资管行业趋势,有助于开拓业务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