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3年的逐步临近,众多私募机构也都在近期先后举办了策略交流会,而各大机构对明年市场的展望是投资人最关心的。那其中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呢?今天我就给大家汇总下。
首先是今年在私募投资圈颇受关注的亘曦资产,亘曦资产在本月中旬举办了年度策略会,提到明年的市场机会,亘曦持中性偏乐观的态度,核心逻辑是前期主导下跌的因素,包括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和疫情管控等全部出现边际逆转。其次在具体方向上,亘曦长期看好科创指数;中期看好港股机会,认为港股经过多重因素的冲击之后,具备较为夯实的底部。而在2023年的配置上,亘曦看好三个方向,分别是“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刺激,估值有望适当修复的地产、金融板块”、“受益于美元指数见顶,流动性有望改善的港股方向”以及“受益于疫后恢复和内循环的消费方向”。
睿郡资产的策略展望提到经过2022年的下挫,风险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程度的释放,所以“2023年权益投资应该更加积极”。睿郡资产也提示了一些结构性的风险点:比如,要警惕拥挤赛道,因为历史上,计算机、医药、食品饮料等热门赛道,在公募基金持仓占比接近或达到20%后,股价都出现大幅回落。当然了,这都是短期的,中长期还是乐观的。和亘曦一样,睿郡也非常看好港股的机会,称之为“战略级市场”。除了港股的机会之外,睿郡还看好价值型个股、自主创新和进口替代的机会以及转债的机会等。
中欧瑞博也举办了策略会。短期而言,中欧瑞博认为并没有特别乐观,尤其是全面性的牛市很难出现。核心在于注册制推行之后,股票供给会增多,而资金供给并不乐观,未来大概率走结构牛的行情。中期来看,经济周期和股市周期都处于底部,而政策是边际放松的,所以值得乐观的,长期就更不用说了,随着房住不炒、理财刚兑的打破,居民风险偏好在逐渐改变,中国版个人养老金方案落地,给市场带来了一定量的长钱。
聚鸣投资对2023年展开展望,聚鸣投资对于市场的看法相对谨慎,聚鸣投资刘晓龙认为港股层面已经涨了不少,还有可能涨,但对于其涨速的预期可能要适当降一降;而A股层面,受疫情压制的客观事实不能忽略,而且关键是没有累积够足够的赚钱效应,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修复。但从中期来看,聚鸣的投资的声音也是很明确的,“接下来的两年,对投资而言,都是比较好的年份”,“A股在明年一季度是布局的好时候”。
总体来看,虽然各家机构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关注视角和逻辑也不尽相同,但共识的是:短期内,A股的机会不大,而从中长期来看,A股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保持乐观态度。而对于港股,各机构都是很看好的,但港股的增速可能会下降。我们也相信随着中国疫情管控的逐步放松,影响投资市场的主要宏观变量正在边际好转,明年一定是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