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张坤、萧楠、傅友兴等顶流持仓曝光!】随着易方达基金和广发基金披露旗下基金2022年年报,张坤、刘格菘、萧楠等顶流基金经理截至2022年底的持仓情况浮出水面。张坤增加了医药等行业的配置,刘格菘依然围绕已经建立全球比较优势的高端制造产业链布局。作为最擅长消费领域投资的基金经理之一,萧楠在年报中谈到对未来消费行业投资的思考,和中国制造业优势结合紧密的行业、国产品牌的崛起或是中长期消费行业资产配置的方向。
【杨锐文、冯明远、刘格菘的最新年报来了!提前布局TMT】29日,杨锐文、冯明远、刘格菘旗下管理产品的年报陆续出炉。三位明星经理均有在科技、成长领域选股的本领,特别是杨锐文在去年就已提前布局TMT;冯明远则继续保持极度分散的持股风格,部分基金年底统计持股数量近400只,除了在新能源产业中选股外,其也关注半导体甚至食品领域;刘格菘的基金持仓结构变化则不大,他在总结中多次提及对高端制造产业链的看好,认为短期波动不会改变其判断。
【年内30家公募基金旗下739只产品参与定增,“量化+”等多策略基金加入渐成新趋势】基于全年投资机会向好的预期,公募基金年内参与定增热情持续高涨。统计显示,截至3月29日,年内已有30家公募旗下的739只产品参与了定增,总成本高达144.7亿元,较去年同期23家公募旗下465只产品参与定增总成本112.06亿元相比,数量规模均有一定程度增长。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A股市场环境下,以组合投资、多资产类别的方式参与定增市场非常重要,参与定增投资一定要做组合,安全性重于收益率。在组合投资方面,定增作为多资产组合的基础资产或是优选。可以看到,“固收打底”、“量化+”等多策略参与定增市场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机构参与定增市场的新趋势。
【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量化私募业绩分化加剧】在近期A股强者恒强、行情结构性特征突出的背景下,主流量化私募指增类产品的收益率表现显著分化。据数据显示,3月20日至3月24日当周,有业绩展示的67家主流量化私募机构(多数管理规模均在50亿元以上)中证500指增策略代表产品中,当周超额收益表现最好的产品与最差的产品,收益率差距高达4.34个百分点。多家百亿私募人士表示,市场内部结构的剧烈分化、私募管理人策略应对和模型迭代上的差异等,是造成本轮主流量化私募业绩分化加剧的主要原因。
【连出“两招”!陈光明又有大动作】近日,多家基金公司拓展海外业务又有最新进展,陈光明旗下睿远香港子公司刚刚“官宣”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复第四类和第九类牌照,正式对外展业,接着,母公司——睿远基金又递交QDII申请,多路径开拓海外市场。除了睿远基金之外,另一家基金公司——嘉实基金申请的香港子公司也获得监管最新反馈意见。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申请QDII资格还是设立香港子公司,均是基金公司拓展海外业务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基金公司扩宽产品线,锻造海外投资能力,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从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图1 3月29日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
图2 3月29日各指数涨跌情况
图3 2023年各行业涨跌幅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