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5月行情收官,沪指全天震荡调整,盘中下破3200点后收回,5月累计下跌3.57%。深成指和创业板指5月分别下跌4.8%、5.65%,双双连跌4个月。资金方面,在5月的交易日中,北向资金累计净卖出121.3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26.00亿元,深股通净流出147.36亿元。
对于6月份A股走势,众多机构呈乐观态度。据历史经验和基本面分析,A股站在现在的位置没有继续下跌的基础,当前市场已经进入底部,进一步下行空间较小,另外,结合当前的国内经济环境及外部扰动,在没有出现明显利好因素催化之前,短期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回落可能会继续影响资产价格表现,但指数的快速回落已经引至部分指标初步提示偏底部特征,6月困境反转可能到来,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市场已经进入底部区域,但受制于国内经济与海外担忧止跌回升难以一蹴而就,构筑“U型”或“W型”的复合底部可能性较大。
6月聚焦板块
5月31日,板块两极分化走势放大,AI方向的存储器、CPO等概念股继续大涨,新能源、大消费等板块则持续遭资金抛售。业内分析认为,当前市场存量博弈明显,6月A股投资配置应聚焦拥挤度低、景气回升的方向,可关注以下三条主线:
第一,TMT主线。一方面,海外AI相关公司业绩大超预期,市场表现较好,映射到国内,能够率先实现业绩兑现的AI细分领域的结构性机会可以期待;另一方面,国内经济数据短期回落,但仍处于复苏通道,政策端有望持续发力,部分细分领域景气度回暖态势有所加速,再加上ChatGPT应用已成现象级产品,预计未来算力平民化和普适化将催生应用场景快速落地,多模态模型发展进一步拓展应用外延。同时国内政策亦积极推动行业发展,产业链各环节机遇涌现,建议重点关注算力、算法、应用以及终端相关机会。
算力层:主要包括AI芯片、服务器、光模块等硬件基础设施及云计算平台,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算法层:数据算法层加工打磨原始数据,设计研发人工智能技术,面向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提升模型智能化水平,少数科技巨头&机构专注于基础大模型的研发,更多企业则发挥各自在垂类数据、场景理解等层面优势,最终构建少数大模型+若干应用模型的生态格局。
应用层: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具体应用场景,集成一类或多类人工智能基础应用技术,面向特定应用场景需求形成软硬件产品或解决方案。企业服务、智慧城市、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地产、零售等诸多赛道有望加速AI商业化落地。
第二,“中特估”主线。随着近期央企ETF逐步发行推动增量资金入市,“中特估”概念仍是当下市场主线;从中期看,当前资产价格所隐含的预期已经回到低位,这与当前经济修复的韧性形成较大背离,顺周期行业的左侧布局机会正在逐步到来。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序幕,低估值高分红的央企龙头仍是A股估值“洼地”, 在业务稳健发展和内部提质增效的双向发力下,央国企上市公司长期仍具备较大的价值回归动能,价值实现有望重塑央企估值。
建议关注低估值顺周期的国企、央企板块,包括煤炭、石油石化、银行、建筑装饰等行业,后续在业绩和提质增效方面持续兑现的优质公司或将更快迎来向上弹性。
第三,消费板块。从管控政策优化到公共卫生防控过峰,所经历时间短于预期,国内消费市场从春节后基本即开始进入修复通道。但由于在管控政策调整拐点上,市场对疫后消费复苏的预期提前反应且抬升相对较高,因此2月受一定的积压需求释放超预期增长后,3月、4月恢复趋势有所减弱即导致市场波动。消费整体估值近期,持续回落。考虑到宏观经济复苏节奏,消费当前总体呈现弱复苏态势,消费复苏仍将是全年的核心主线。建议关注业绩稳健或业绩持续改善的大消费领域,包括食品加工、白酒、饮料乳品、中药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