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ETF再上新!“中特估”迎源头活水】6月12日,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宣介会在京成功举行。据悉,3只央企科技引领指数ETF产品由易方达基金、银华基金、南方基金于6月12日至16日发行,7月初择机上市。业内人士指出,成功发行上市后,这3只央企科技引领指数ETF产品将进一步丰富资本市场上产业央企主题ETF产品体系,为市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央企投资品种,更好发挥指数这一金融战略资源的作用,引导市场关注优质科技创新型央企的投资价值,为央企科技上市公司注入新的动能,助力中央企业充分发挥自身创新实力和产业引领作用,服务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公募基金积极参与定增项目,47家基金今年以来认购额同比增长56%】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热情持续升温。数据统计,截至6月12日,今年以来共有47家基金公司参与定增投资,较去年同期参与定增投资的42家基金公司增加了5家。从认购总额来看,47家基金公司累计认购规模达448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87亿元,同比增幅达到56%。多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定增市场压力较大的时间或已过去,今年公募基金在筛选定增项目时需重点关注“安全边际”和“相对均衡”两大因素。与此同时,全面实行注册制将给定增市场带来更多的项目供给和筛选空间,公募基金需不断夯实定增投资的策略研发能力和组合投资管理能力。
【兴业基金廖欢欢:从半导体到电子硬件及应用创新的机会是多层次的】日前,兴业基金基金经理廖欢欢发表观点称,弱复苏背景下,自上而下看缺乏过去三四年“新能源+”这样一枝独秀的景气趋势性机会,市场在复苏反转、新能源新技术、数字经济和地产后周期等多个子赛道之间,最后选择了远期技术创新潜力大、短期主题性强的AIGC。从历史经验看,廖欢欢表示,弱复苏背景下的年度视角,科技有着明显的超额收益,随着欧美货币政策或在年底前后转向宽松,出口链条也有希望进一步转暖,数字经济类资产的盈利预期和定价的铆有希望迎来双升,尤其以AIGC代表的新技术对各行业的降本和盈利模式的扩张进阶带来新的可能性,外加数据要素顶层设计和信创等产业政策加持,他对相关行业的预期回报率依然乐观。
【跳槽后未满一年又离任,新锐基金经理王博任职稳定性存疑】新东家任职未满一年,这位新锐基金经理又离任了。6月12日,招商资管发布公告表示,招商资管核心优势混合基金经理王博因个人原因于当日离任。据悉,王博此前曾于安信基金任职,并因较为突出的业绩受到关注,然而其在任仅一年多就宣告离任,后于2022年8月转任上述产品“舵手”。如此快节奏的离任也令部分投资者直言不安。有业内人士表示,基金经理短时间内跳槽可能与个人职业规划等因素有关。基金经理离任后,投资者还需注意新任“舵手”的风格衔接情况,如果投资风格偏离较大,则需警惕净值波动风险。
【大举增资!又有多家基金公司利好来了】行情低迷,基金发行陷入冰点,为了更好地支持公司业务发展,部分次新基金公司及中小基金公司继续逆势增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近日,弘毅远方基金将注册资本金由此前的2.5亿元增加至3.1亿元,这也是弘毅远方基金成立以来第四次增资。无独有偶,路博迈基金也刚刚完成增资,注册资本金由2.06亿元增加至3亿元。除了上述两家基金公司之外,2023年以来还有西藏东财、南华、湘财基金相继公告新增注册资本,合计增加注册资本金5.04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增加注册资本金往往是出于开展新业务、缓解财务压力、股权激励等多方面因素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