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恒早报3月12日】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24-03-12 阅读量:1000 展恒基金 展恒早报 市场行情

【踏准行业风口,多只基金净值大幅回升】2024年刚进入第三个月,公募基金业绩首尾差异就已经超过了64个百分点,截至3月8日,今年以来跌幅最多的小微盘风格基金收益为-35.04%,而收益最高的基金已经上涨了29.85%。截至3月8日,今年以来共有9只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收益超过20%。此外,还有多只受益于AI浪潮的基金近一个月表现优异,包括罗擎管理的东财成长优选混合和东财数字经济混合、周建胜管理的诺德新生活混合等产品。不过,盈亏同源,短期高收益的背后,是高波动的风险,截至3月8日,这几只基金净值尚未回到1元,仍处于“亏本”状态。在四季报中,上述多位基金经理表示看好AI板块,坚定追随AI产业浪潮,对AI算力行业十分认可。韩浩表示,纵观整个市场,AI算力的提升仍然是2024年最具确定性的行业,其中,子行业光模块确定性较强。光模块的核心逻辑是量的变化,2023年四季度行业景气度依然保持良好,出口数据也比较亮眼。随着运营商、云厂商资本开支增加和全球数据流量的不断增长,光通信行业长期具备成长性。

【险资借“基”配置权益资产,中证A50ETF获青睐】近日,险资大幅认购中证A50ETF配置权益资产引发市场关注。从已经完成认购的平安中证A50ETF、摩根中证A50ETF来看,在两只ETF前10名基金份额持有人中,险资占比均近半。险资缘何青睐新上市的中证A50ETF?深圳一家中小保险资管机构权益投资经理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中证A50指数作为大盘风格指数,主要选取各行各业在市值、盈利能力等方面名列前茅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其为投资指标的ETF也以持有核心资产为主,这与保险资金稳健、长期配置需求相匹配。“尤其在当前资本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市场上的核心资产整体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具有较强的抗风险作用,预计后续几只A50ETF的上市认购也会受到险资的追捧。”上述投资经理说。在业内人士看来,布局中证A50ETF相关产品,主要是险资应对当前不确定性环境之下的被动投资策略。实际上,近年险资在降低权益投资占比的同时,也在调整权益资产内部配置比例,增配此类宽基指数基金可以较好的规避风险。

【红利主题基金持续“上新”机构乐观评价赛道拥挤度】2024年以来,具有高股息、低估值特点的红利主题基金,因较为出色的收益表现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公募基金管理人持续发力布局红利策略产品。截至3月11日,年内已有15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红利主题基金成立,另有近10家机构旗下相关产品正在或等待发行。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目前市场上共成立红利主题基金190只,合计规模超1455亿元,相较于2018年末949亿元的规模增长超50%。从业绩表现来看,在有业绩记录的190只红利主题产品中,142只产品今年以来取得正收益,占比达74.74%。其中,有50只产品年内收益率在10%以上。具体来看,华泰柏瑞红利ETF以14.21%的年内收益率居于榜首,宝盈华证龙头红利50A/C则分别以14.03%、13.97%的年内收益率紧随其后,建信沪深300红利ETF、中泰红利优选一年持有、华宝红利精选A/C等收益均表现较好。“未来定价体系可能会发生变化,增加盈利定价的权重。以股息率作为筛选标准的红利策略天然可能具有盈利定价的优势,不仅能够较大程度防御下行风险,还可能在基本面与估值方面显露较为可观的成长性。”李茜如是说。

图1  3月11日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

 image.gif

图2  3月11日各指数涨跌情况

 image.gif

图3  2024年各行业涨跌幅排名

image.gif

上一篇:啄木鸟数据(2024.3.12)

下一篇:无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