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重磅!首只两千亿级股票ETF正式诞生!又一次见证历史】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总规模超过2002亿元,由此成为我国历史上首只规模站上两千亿元大关的股票ETF产品。今年以来,国内股票ETF市场诞生多只重磅产品,除了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之外,华夏上证5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相继晋升“千亿元级俱乐部”,股票ETF年内吸金接近3700亿元。市场人士表示,股票ETF近年来加速扩张,主要是因为近两年市场较为低迷,主动基金挖掘alpha难度不断提高。大家也逐渐认识到,指数基金能够很好地把握各类市场风格、行业主题、细分赛道的平均行情,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布局。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业务发展的重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基金公司和各渠道可进一步探索ETF买方投顾模式,以投资者盈利为目标,提供更专业的投研服务和更紧密的客户陪伴;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可以从横向和纵向继续探索差异化产品,如进一步布局不同市场的跨境产品、开发基于宽基指数的smart beta产品等。
【优胜劣汰,基金清盘日渐常态化】今年以来,清盘基金数量仍然较多。截至3月11日,已经有43只基金走向清盘,这一数据高于2021年和2022年同期数据,略低于2023年同期数据。另外,还有不少基金徘徊在清盘的边缘,近期屡屡发布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预警信息。某基金研究人士表示,随着新基金审批和发行门槛的降低,基金“壳”价值逐渐变低,基金公司不用为了“保壳”而维持一些表现不佳、规模不大的产品的运作,从而形成了这种“有进有退”的局面。他认为,随着大量同质化产品的问世,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下,以后基金清盘会更加常态化。杨德龙表示,基金行业的发展,好比一个流动的蓄水池,既要有活水流入,也要提供退出的顺畅通道,这既是基金投资优胜劣汰的自然过程,也是对基民利益的有效保护。虽然部分基金清盘可能出现倒在“黎明前”,错失后续反转的机会,但总体来看,基金清盘是行业供给侧改革,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公募QDII基金渐热,月内50只产品相继“谢客”】QDII基金是指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证券投资基金;与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相比,同样是在货币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开放下,有限度地允许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过渡性制度安排。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年内有280只公募QDII基金实现正收益,其中收益率超过10%的有25只,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创金合信全球芯片产业A等产品收益率均在15%以上。从份额表现来看,截至3月12日,年内有近380只公募QDII基金份额呈现正增长,其中,涨幅超过10%的有47只,建信新兴市场优选A等多只产品份额涨幅均超过15%。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QDII基金合计有285只,占全市场的2.44%;总份额为5453.63亿份,占全市场的2.04%;合计资产净值为3702亿元,年内已突破3700亿元关口,占全市场的1.35%。其中,股票型QDII基金的数量与规模最高,分别是188只、3070亿元。此外,混合型、债券型和另类投资QDII基金,虽然产品数量和规模占比不高,但也呈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
图1 3月12日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
图2 3月12日各指数涨跌情况
图3 2024年各行业涨跌幅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