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债基金“死灰复燃”,火爆背后有何投资良机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18-09-12 阅读量:1054 短债基金 货币基金

在当下基金销售的“寒冬”中,沉寂10年的短债基金却异军突起,成为投资人和基金管理人竞相追逐的对象。

近期,部分短债基金最近两个月规模大增超过50亿,更有短债基金近期规模已经冲上百亿大关。规模效应之下,基金公司也蜂拥布局,7月以来上报的短债基金多达13只,处于变更注册流程的有9只基金。加上上半年上报的2只基金,待批的短债基金数量升至24只。

短债基金大多采用“货币基金增强”的投资策略,也就是说目标收益比货币基金高一些即可,严格控制回撤和风险,追求收益的稳健。从短债基金的业绩表现也可以发现,今年以来很多短债基金的收益已经超过4%,相比近几个月收益一直不断下跌的货币基金来讲,确实颇具吸引力。

短债基金

所谓短债基金,因投资的债券期限短而得名,其投资标的主要为短债和超短债,不投资股票和可转债,整体风险介于货币基金和中长期纯债之间。短债基金主要投资于银行间的债券市场,兼具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的优点,这是一种收益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净值稳定增长,流动性可以媲美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产品。

短债基金为何异军突起?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是,权益市场表现较差,P2P平台频繁炸雷,整个市场环境较差,导致资金避险的需求比较强烈,从而选择了安全性较高的货币基金以及短债基金。这两类基金二季度以来规模暴增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是,资管新规打破了银行理财的刚性兑付,银行理财投资非标受限,能够提供保本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的规模有所下降。另外,货币基金的投资范围和比例也受到严格限制,货币基金的整体收益率也在逐渐下行。而与货币基金相比,短债基金的杠杆更高,投资范围更广,因此可博取更大的收益空间。

三是,短债基金久期短,相比普通的债券基金波动更小,虽在牛市里涨幅不会很大,但在熊市时却更抗跌。

综上,目前环境下的短债基金便顺势成了兼顾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的替代品。

短债基金vs货币基金

除了当前大环境所带来的影响,短债基金相比货币基金有何区别呢?

首先,货币基金对投资组合持有期限有更为严格的限制。而短债基金的投资组合持有期限可以较长,持有债券仓位更高,业绩弹性更大。所以,短债基金相应的风险敞口较大,投资风险高于货币基金。

其次,由于两种基金的估值方式不同,出现了风险收益特征的差异性。众所周知,目前的货币基金采用的是摊余成本法以及影子定价的方式进行综合估值。摊余成本法是指计价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和折价,在剩余存续期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损益。而对于短债基金来说,以市值法估值,即根据利率波动、二级市场债券价格的波动计算债券净值,调整交易市价、确定公允价格。这就意味着债券价格可能出现亏损,从而影响短债基金的净值出现亏损。

另外,两者在流动性方面也略有不同。通常来说,短债基金赎回T+1日到账。相比之下,货币基金则有T+0、T+0.5及T+1的选择,这意味着流动性更好,更适合作为现金管理的工具。但相比有一定封闭期的银行理财,短债基金开放式的运作,使其在流动性上相对更有优势。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