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A股沪深两市双双大跌,一片哀鸿遍野,开盘直接击穿熔断底2638点,然后一路下挫,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2583.46,跌幅5.22%;深证成指报收于7524.09,跌幅6.07%,续创4年以来新低。A股11日收盘两市超1800只个股跌超9%,再现“千股跌停”,上涨个股仅仅60余只,市值蒸发2.66万亿。
无独有偶,不单单是A股遭遇“黑色星期四”,包括欧美市场、亚太市场在内的全球各市场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大幅下挫。
而这一次崩跌,源于美股市场。
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间至10月11日凌晨,美股三大股指集体创新低,标普500连跌五日,创下了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的最长连跌记录,还创八个月来收盘新低和最大单日跌幅。道指跌超830点,收创近两个月新低,纳指跌逾4%,收创三个多月新低。仅这一日,美股总市值蒸发8.7万亿。
美股暴跌的负面影响随即蔓延了全球市场,传导至亚太市场,致使A股暴跌。
一时间,社交网络被股市段子给“承包“了。
A股为何频频成为美股”跟屁虫“?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演了这一场股市的恐怖大戏,且为何A股的走势要受美股的影响呢?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资本可以在当前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网中实现无障碍流动。而此次的A股大跌,其实就是一场以美元为核心的金融危机的蔓延。十一期间,美债收益率不断扩大升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幅超过3.248%。作为全球资本市场资金价格的直接标尺,美债利率的上升,意味着全世界资金价格的全方位上涨。另外,美联储的加息缩表,更是直接引爆了美国本以处于估值高位的股指。
受经济全球化连锁反应的影响,亚太股市虽然开市较晚,也不可幸免的受到了大规模波及。中国资本市场虽尚未完全开放,但是全球股市暴跌引发的恐慌情绪却是不断传递的,这直接影响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导致短期内情绪过度悲观。在资本和情绪的双重影响下,必然导致A股不可能独善其身,而脆弱的中国股市追涨杀跌的氛围更加浓郁,这才导致了A股昨日的大跌。
A股的”底“在哪里?
各家机构早就频说A股的估值已处于阶段性低位,然而不仅不见反弹态势却一直”跌跌不休“。而“侠之大者为国接盘”的勇士们更是一批又一批充当了前线的炮灰。
事实上,A股不断摸底下探除了国外形势及贸易战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影响外,国内的预期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国内去杠杆仍在继续,房地产价格仍维持在高位,汇率又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
但确确实实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国内基本面企稳、估值处于历史底部、风险持续出清、外部因素归于短期影响的格局下,长线资金的入场时机确实已经显现,但市场拐点的确认仍需要经济和政策的进一步确认。过去的经验是,先政策见底,然后股市见底,再经济和企业盈利见底。而股市底部的确认,通常来自对上市公司盈利见底的预期,这可能还需要时间。目前的市场形势不可过度悲观也不能盲目大举抄底进场,更适合分批分次的逐步进场,且注意控制仓位。而之前多次提到的“基金定投”确是简单且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