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讯
【“东数西算”太火了!多家公募基金发声】近期,“东数西算”火了。成为热议词额同时,“东数西算”概念股也掀起涨停潮。据悉,“东数西算”中的“数”是指数据,“算”则指算力。通俗而言,即把我国东部的数据有序地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在公募专业投研人士看来,“东数西算”应该如何理解?是短期热点还是长期机会?前景如何?投资者应该如何布局?多位公募人士认为,“东数西算”蕴含着长期投资机遇,利好数据中心产业链,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
【超70只扎推上报!头部公募抢筹】ETF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今年以来,在已上报的250多只基金产品中,指数类产品占比近三成,更有近40只产品“同台竞技”处在发行期。在各头部公募“跑马圈地”抢占发行先机的另一端,近期已有2只ETF产品宣告募集失败,更有10只细分主题ETF陆续发布公告提示可能出现清盘风险。其中,不少基金成立时间尚不足一年。多家基金公司表示,今年总体发行数量不会像去年那么多,但会凭借自身的优势在主题、行业方面进行重点布局,在补齐产品线、稳住规模和行业地位同时,力求做出有“差异化、精品化”ETF产品。
【受累权益资产回撤 部分公募FOF年内跌幅逾10%】今年以来受A股市场显著调整影响,一批主动权益基金净值遭遇较大回撤,导致部分重配权益资产的公募FOF也受到拖累,最大跌幅超过12%。据Wind统计显示,截至2月25日,有数据统计的近260只公募FOF期内平均净值跌幅为3.85%。其中,仅10只年内收益为正,最高收益为0.28%。84只年内净值跌幅超过5%,最大跌幅为12.02%,跌幅超过10%的达到6只。展望后市,在权益资产配置方面,偏股和偏债类FOF基金经理们普遍转向均衡配置的思路,并看好稳健策略FOF的长期配置价值。
【基金打新收益逐渐走弱 躺赚成过去式】在投资者眼中,打新一直以来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新股上市首日几乎均能迎来超高涨幅。然而,目前打新收益空间正在收缩,“躺赢”已成为过去式。据统计,今年以来,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公募基金,打新收益表现也同样一般。据恒生前海基金测算的1月份打新收益数据显示,以2亿元规模的基金产品为例,A类投资者月度打新收益率为0.45%,低于去年水平。
【又有“公奔私”浪潮!董承非、崔莹、肖肖、葛晨等知名基金经理行动了 影响有多大?】2022年开年以来,基金行业就有包括董承非、崔莹、肖肖、葛晨在内的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离职后将转投私募行业,引发市场关注。而在2021年,还有卢安平、毕国强、沙骎、谢军等知名投资人士已然“奔私”。业内人士认为,私募基金行业发展质量提高、去年结构性牛市行情、公募的激励机制制约、对A股长期走势的乐观等因素促成这一波“公奔私”小高潮。绩优基金经理进入私募行业,有利于将公募更规范的运作模式带入私募行业,提高行业整体水平。而高级人才的有序流动是资管行业快速发展的生动注脚,有利于新思路的涌现和管理方法的提升。
相关基金:
华夏沪深300指数增强A、申万菱信中证500优选增强A、易方达上证50指数A
相关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