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讯
【A股估值已低于2008年底部 高性价比配置窗口来了吗?】A股持续震荡下跌,3月以来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10%,估值也相应跌至历史相对低位。截至3月15日,上证综指市盈率为11.6倍,处于近5年10%分位数水平,更长期来看已低于2008年上证指数1664点时的估值水平(13.5倍)。上证50和上证180整体市盈率分别为9.5倍、9.4倍,也均处于历史低分位。多方业内人士认为,对比历史上大型底部,当前市场估值处在历史相对低位,与其他主要市场相比相对估值也具有吸引力,已经开始展现更多的配置价值,性价比较高。
【“聪明钱”越跌越买 单日超27亿元抄底ETF】伴随着市场调整,多只ETF净值持续回落。截至3月15日收盘,已有20只ETF净值在0.5元以下。在这些ETF中,80%以上为港股科技ETF或港股医药ETF.博时中证全球中国教育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净值分别为0.31元和0.37元。不过,投资者似乎并不悲观,纷纷借道ETF抄底。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过666亿元资金净流入股票型ETF,3月15日单日,超27亿元资金净流入股票型ETF。业内人士表示,资金借道ETF抄底,体现出部分资金在短期市场调整阶段对后市长期看好。
【机构看好相对收益 低估值板块关注度升温】进入2022年,A股持续调整,带动全市场及行业板块估值回落。相比之下,部分低估值板块的韧性凸显。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收盘,煤炭、银行、建筑装饰、石油石化等低估值板块今年以来表现出较强韧性。券商研究报告密集提示低估值板块的配置机会。部分机构认为,短期低估值板块可能会有相对收益。另外,一季报超预期品种及“高股息+低估值”的投资组合也是值得关注的方向。
【一线私募预期 市场向上时间窗口临近】受地缘局势、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散发等因素影响,3月15日A股市场再次出现调整。对于近期A股运行市况,多家一线私募机构称,在经过一轮调整后,市场投资者当前的担忧主要聚焦于“全球滞胀”以及国内疫情方面。丹羿投资执行合伙人、投资总监朱亮表示,近期国内多地出现的疫情对正常经济活动有所干扰,投资者前期的乐观预期受到影响。“全球滞胀”预期升温,是最近市场走弱的主要因素。多家私募机构称,在经过一轮持续性调整和相关不确定性因素消化之后,预计市场向上机会已经临近。
【大宗商品价格高企 资源股能否跟上?私募看法速览 这类产品收益最给力!】今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油气、有色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徘徊,带动私募CTA策略(管理期货策略)逆势“走红”。然而,A股资源股板块整体表现却差强人意。星石投资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官方磊表示,即便大宗商品整体再现急涨,资源股的投资机会仍难把握。一方面,资源股股价和大宗商品价格“触顶”并不会同时到达;另一方面,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对后续全球大宗商品供需的影响程度暂不明晰,叠加国内保供稳价政策,国内大部分大宗商品的供给较2021年可能更加宽裕,资源股预计难以出现长期投资机会。
相关基金:
华夏沪深300指数增强A、申万菱信中证500优选增强A、易方达上证50指数A
相关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