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在今年的意义必定是关键性的。在这个月,贸易战愈演愈烈,连涨数年的美股倾泻而下,全球股市应声俱倒。沪深300单月跌8.29%,年初至今跌21.76%;中小板指单月跌13.06%,年初至今跌去33.82%。沪指一度跌穿2016年的“熔断底”。
如果说外部环境变化是十月初国内市场连续一周持续性下挫的引线,那么从年初开始的下行惯性才是真正的内在动能。从最新公布的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看,经济回落速度有所加快,经济减速和升温的贸易摩擦影响到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以及实际生产。部分公司三季报不及预期,造成了消费白马业绩估值双杀,尤其是酿酒行业强势股补跌效应强烈。总体上,市场整体回落过程中既有基本面的因素,也有企业主动放缓业绩释放的原因,但本质上体现了对未来预期的谨慎。
实体经济与权益市场的双重高压力预期触发了一些不安因素。在十月下旬,市场迎来了高频度大动作的政策筑底。10月19日周五,金稳会、一行两会及沪深交易所高层先后发表讲话阐明了监管当局的底线态度,金融监管最高层出面引导市场预期,市场大为振奋,周一开盘两市高开长阳线收盘,证券板块集体涨停。22日及以后几天,支持民营经济的纾困计划陆续上路,中小盘反应强烈。
尽管股东大规模增持,机构资金入场,但风险偏好修复存在时滞,市场整体在箱体内震荡。
十一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更多政策出台落实,政策底部将进一步加固。市场下行趋势得到遏制,企稳回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