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的基金投资者来说,投资基金就是为了赚钱、抵御通货膨胀。确实,基金是一个不让你资产缩水的绝佳武器。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简单选择一只基金进行投资,就可以实现较高的收益吗?显然是不太行的,因为再强的投资者也很难投资一个产品长期押注成功。
为什么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股脑的选择了一只基金进行投资,风险往往会很高,首先我们没法保证这只基金绝对不会踩雷、换基金经理或者出现老鼠仓等各种问题;其次,基金之间常有对冲关系,或者说“此消彼长”。基金投资的是海内外的股票和债券市场,股票既有大市值又有小市值,既有蓝筹又有中小板,市场行情变换,意味着行业、板块之间不停交替“赚钱”,这时候做组合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所以说想要赚得多,赚得久,基金资金的合理分配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时这种投资方式还可以让整体的收益波动变小。
举个简单例子,假设你和朋友小郭各有100万闲置资金,打算做一个简单的基金投资,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和研究之后,小郭决定分别用50万买了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而你把100万全买了股票型基金。假如第一年股票赚60%,债券赚4%;第二年股票亏了50%,债券赚了5%;第三年股票赚10%,债券赚6%。最后算一算,你会发现三年下来,小郭最终还有101.8万,而你只剩下88万。
虽然第一年你大赚,但三年的整体收益却不如小郭,所以进行长期投资理财,最好选择资产配置。
明白为什么要分散资金之后,接下来我们要明白我们是什么类型的风险偏好,然后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进行基金持仓比例配置。
一般来说,保守型投资者最大的风险承受能力是10%以内的亏损,这种持仓建议将风险较大的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比重控制在30%,债券型基金控制在50%,货币型基金控制在20%;进取型投资者最大的风险承受能力是30%以内的亏损,这种持仓建议将风险较大的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比重控制在80%,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控制在20%;稳健性型投资者最大的风险承受能力适中,能够接受10%~30%以内的亏损,这种持仓建议将风险较大的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比重控制在60%,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控制在40%。
选好了不同的基金组合之后,就是该选择基金了。然而,真正的分散投资并不是投的基金越多越好,一旦分散太多,不仅起不到规避风险的作用,还有增加风险的可能。由于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投资,如果分散过多,就很难进行管理。这样的分散投资,往往会适得其反。其实根据以上的持仓比例,建议3-5只基金进行资金分布就可以,既可以实现风险分散,也能够保障由于本金不被过于稀释丧失收益,同时可以根据行情灵活调换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