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24载!盘点公募基金“乘风破浪”那些事!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22-09-07 阅读量:1142 基金发展史 公募基金 基金公司

近几年,中国公募基金业发展迅速,基金投资者和基金产品数量剧增,基金管理规模迅速扩大,作为一种理财工具,基金逐渐被大众认可。生活中我们聊的最多的可能就是这个基金挣钱,那个主题基金前景好,很少有人了解公募基金在中国本土化的二三十年,本期文章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公募基金“乘风破浪”的那些事。

 

中国公募基金业——探索阶段

关于基金最早发源地现在比较认可的是在英国,后来才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中国。在中国早期的探索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许多“老基金”(1997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之前成立的基金)就开始尝试性的设立投资于海外和境内的多种基金。这些老前辈在中国这片大地上率先开启基金中国本土化的大门。


1985年,中国东方投资公司在香港、伦敦先后推出了中国东方基金。1987年,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与汇丰集团、渣打集团在中国香港设立了中国置业基金,首期筹资3900万元,投资于珠三角及周边的乡镇企业,并随后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标志着中资机构开始涉足证券投资基金业务。


从1991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及各地支行批准投资基金的设立,其中1991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设立武汉证券投资基金,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深圳南山风险投资基金。在1991年8月,珠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了珠信基金,但是在当时受限于我国发展现状,没有主管部门批准。直到1992年,深圳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地方性基金法规——《深圳市投资信托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同年,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成立深圳市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当时最大规模的天骥基金封闭式基金。


在1992年全年成立57只基金,其中人民总行批准成立的淄博乡镇企业基金,募集资金1亿元人民币,并于1993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最早挂牌上市,在当时淄博基金已经具备基金发起人、基金管理人、基金持有人(持券人),基金托管人(保管人)、基金份额的概念,是国内第一只比较规范的投资基金,也是中国内地投资基金行业的起点,揭开了投资基金业在内地发展的序幕。



1993年6月,海太平洋技术投资基金,第一个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的中国基金。90年代初期,我国投资基金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资金规模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政策的出台到中外合资基金的出现,再到基金的上市交易,我国的投资基金走了一段迅速发展的道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由于我国的基金从一开始就发展势头迅猛,其设立和运作的随意性较强,存在发展与管理脱节的状况,调整与规范我国基金业成为金融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1993年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制止不规范发行投资基金的规定,投资基金的发行等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


1994年,经济通胀,投资基金的审批进一步严格,7月底,证监会推出股市新政策,吸引海外投资者。到1996年,我国申请待批各类基金数百家,但是由于法律监管滞后,基金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这种局面在1997年戛然而止,5月,周正庆兼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彻底整顿中国基金业一直以来发展不规范的局面,开始全面清理老基金。而截止1997年10月,中国已有投资基金72只,全为封闭式基金,募集资金66亿元。直到2000年6月,老基金的清理工作完成。至此,“老前辈”们在中国这片大地上逐渐消失,但是他们的开拓精神、冒险精神为我国基金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正式“扬帆起航”

1997年10月,国务院批准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规范发展阶段。1998年3月5日,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宣布成立,6日,南方基金宣布成立。虽然国泰基金是我国第一家成立的基金公司,但是实际上南方基金在3月4日就已经取得了审批,等待三天后才正式宣布成立,而国泰君安则是3月5日当天取得审批,当天就宣布成立,严格来说,南方基金才是我国第一家成立的基金公司。随后3月27日,这两家分别发起设立了规模均为20亿元的两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截止1998年末,我国一共设立了6家基金管理公司,分别是国泰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华安基金、博时基金和鹏华基金。1999年,嘉实基金、长盛基金、大成基金、富国基金等4家基金公司获准成立。这十家基金公司被称为“老十家”,是我国第一批规范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老十家”基金公司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后,大部分公司保持着行业翘楚的地位,但也有个别基金公司“落伍”,长盛基金和大成基金逐渐脱离第一梯队。

 

到2001年,我国已有基金管理公司14家,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34只。2001年9月,经管理层批准,由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我国第一只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华安创新,我国基金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2年,开放式基金在我国出现了超常规式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2年底,开放式基金已猛增到17只。2003年10月28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证券投资基金法》的颁布与实施,是中国基金业和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基金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随后我国基金业发展顺风顺水,走在了快车道上,产品数量与基金规模日益增长。2003年12月,货币市场基金诞生。2004年10月LOF上市,12 月 ETF基金上市。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刺激基金行业发展,一片牛声中迅速发展。2006年11月,第一批到期封闭式基金,尝试将封闭式基金转变为开放式基金。2007年6月,证监会发布《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随后遭遇全球金融危机,QDII净值迅速下降。2007年7月17日,国投瑞银瑞福分级基金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只分级基金。后因分级基金其独特的设计机制而存在一定的缺陷,风险较大且收益不稳定,最终于2021年1月5日终止上市。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债券型基金成为避风港。2013年6月17日国内首只互联网基金——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正式在支付宝上线,互联网货币基金迅速发展。2017年9月,首批公募FOF (基金中的基金)发行。2021年4月22日,第五届中国不动产资产证券化与REITs高峰论坛”在沪圆满落。首批9只公募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全部在5月31日发行。2021年12月3日,首批6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开售......

 

截至2022年7月底,我国共有140家基金管理公司。其中,外资基金管理公司45家,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5家;获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上述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共管理产品为10123只,资产净值合计27.06万亿元。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老基金”风风雨雨探索十多年,甘做中国基金本土化发展的“垫脚石”。1998年,饱含着市场对专业机构投资者的种种期望,国内首批基金管理公司诞生,拉开了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大幕。再回首,公募基金行业已形成以《基金法》为核心的完善规则体系,保证了行业规范发展,迄今未出现重大系统性风险,并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行业格局已经形成。公募基金积极发挥机构投资者功能,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可以说,通过不断自我提升,公募基金在资产管理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标杆典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公募基金行业更要不忘初心,以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发展普惠金融为目标,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更为全面、主动地发挥机构投资者功能,迈上基业长青新征程。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