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贵州茅台品频上“热搜”。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日交易量居高不下和股价持续下跌。截止2022年10月28日,食品饮料龙头企业-贵州茅台已连续五日成交额破百亿,周累计跌幅达16.26%。据WIND数据库显示,今年以来,贵州茅台也已累计下跌32.94%。若从去年2月份的阶段性高点算起,贵州茅台已累计下跌38.1%。另一方面是因为基金经理对贵州茅台的“偏爱”。截至三季度末,贵州茅台依然是基金头号重仓股。数据显示,共有1634只基金重仓持有贵州茅台,持仓市值为1196亿元。从业绩表现来看,10月16日,贵州茅台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的营业收入达871.6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16.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43.99亿元,同比增长19.14%。
贵州茅台持续下跌的股价与基金经理的重仓持有形成了强烈反差,基金经理为何还如此坚定持有贵州茅台呢 ?
其实,除了贵州茅台,贵州茅台所属的食品饮料行业也承受了大幅下跌。近三年来,受新冠疫情和疫情防控的影响,人们日常的消费场景受到了冲击。食品饮料行业从基本面到情绪面都出现了较大波动,股价出现了明显回落。同样的问题又产生了,我们是否也应该坚定持有甚至加仓食品饮料行业呢?
食品饮料的股价表现与基本面紧密相连,基金经理重仓持有贵州茅台为代表的的食品饮料行业,是否代表对不久的未来的基本面预期已经转好了呢?而现在又到了食品饮料的传统消费旺季,对于第4季度乃至明年的市场表现,基金经理(私募分析师)究竟如何看待呢?食品饮料什么时候将迎来反转呢?在近期的世诚投资月度策略交流中,消费行业资深分析师朱虹旭对这个话题做了详细分析,以下是观点的整理总结。
朱虹旭认为,食品饮料行业面临两大背景。一是海外疫情管制基本已经放开,国内逐步放宽的大趋势和方向愈发明晰。第二就是经过三年的防疫,很多的消费行业,尤其是接触型消费行业经历了基本面的调整,调整的时间接近一年半,时间是比较长的。
从基本面的角度判断,可能在明年会有一些防疫政策的放松,同时年底和明年可以预期的一些经济政策的推出会较有力地支撑消费行业基本面的修复。从未来一年的维度来看,预计是一条较明确的主线。所以像过去调整了一年半的细分行业,比如说线下的餐饮、服务业、白酒、啤酒,及餐饮供应链等,预计可逐步见到基本面的修复。
从上市公司股价的角度看,食品饮料基本上是从2021年初提前见顶,调整了接近两年的时间,今年10月还出现了大幅下跌。考虑到连续两年的基本面下行后,企业报表端还有实际的业务销售端都有低基数效应,明后年优秀头部公司在份额与业务端的复苏是可以预期的。
因此,判断食品饮料行业到明年二季度、三季度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反弹。而在食品饮料行业中,朱虹旭指出最好的几个赛道包括白酒、啤酒、餐饮供应链等。这些板块一直有明确的集中度提升产业逻辑。今年宏观条件较极端,所以产业逻辑未得到充分体现。未来随着宏观条件和防疫措施边际改善,以及白酒行业品牌集中度提升、啤酒高端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白酒和啤酒预计面临着较好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