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年度业绩排名落定,多只百亿规模产品收益告负】公募基金2022年业绩“排位赛”正式落下帷幕,对于主动权益类基金而言,业绩分化明显,首尾业绩差最高达到了98.44%。前两名均被万家基金包揽,年内收益率分别为48.56%和43.66%,第三名则花落金元顺安基金,全年收益率为35.60%。整体来看,2022年基金市场表现平平,约三成基金斩获正收益,多数为规模不足20亿元的“小而美”产品。同时,由于市场风格的转换,知名基金经理旗下多只百亿规模产品亏损。业内人士也提醒,受市场影响,去年基金收益为负是普遍现象,专注投资某一领域的基金经理也难以在短期突破大行业限制,建议从更长久的维度关注基金业绩。
【基金前瞻!2023年这些机会最被看好】2022年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A股以及港股市场的投资者信心明显受到冲击。然而,对于那些坚定的投资者来说,总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五位基金名将展望2023年的投资机会:南方基金茅炜:守得云开见月明,消费的春天不远了。泉果基金赵诣:宏观积极变化增多,对今年更抱期待。广发基金李耀柱:经济复苏+流动性改善,乐观看待港股市场前景。中欧基金周蔚文:以社会需要丈量投资机会,回到股票投资本源。招商基金侯昊:复苏改善是主线,艰难时更需看长做长。展望2023年,A股市场整体资金净流入量将有望改善,市场也有望迎来更丰富多元的投资机会。
【新年首个交易日20只新基金齐发】1月3日,即2023年首个交易日,将有20只新基金启动发行,销售渠道已积极预热,冲刺2023年“开门红”。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去年11月以来市场赚钱效应再度显现,新基金发行市场已有所回暖,叠加基金公司、销售渠道通力合作,如果年初有“开门红”行情,那么新发情况或将进一步改善,增量资金可期。为了加大销售力度,多只新基金宣布增加代销机构。以大成慧心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为例,2022年12月26日以来,连发三则增加部分代销机构的公告,梳理发现,新增代销机构已超过70家。如果年初市场行情能够较为配合,爆款基金有可能再度出现。
【最惨基民?100万本金持有4年亏剩1.71万,何方“碎钞机”?】近期,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多份判决书,多位投资人状告北京嘉怡财富及其基金经理李文东。其中,投资人宋女士投资基金100万元,4年到期损失了98.29万元,仅余1.71万元;投资人李先生2017年先后投资北京嘉怡财富旗下的私募产品累计145.98万元,直至2021年12月,仅赎回到账金额12.85万元,四年亏损幅度高达91.2%。去年8月公司基金经理李文东因向投资者承诺保本保收益,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等违规行为被监管出具警示函。上述提及的北京嘉怡财富投资管理公司目前在中国证券基金投资业协会为“协会注销”。
【2023年投资何处去?手握重金的私募“大佬”瞄准这些机会】近日,清和泉资本、石锋资产、相聚资本等头部私募陆续发布了2023年年度投资策略。站在新一年的起点,头部私募对A股市场的表现较为乐观。在他们看来,随着经济逐步复苏,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2023年资本市场充满结构性机会。谈及具体的布局方向,多家头部私募表示将兼顾价值与成长,受益于经济复苏的消费、金融地产、基建等板块,以及景气度向上、估值回归合理水平的储能、汽车智能化等方向均值得关注。港股市场对全球流动性的变化很敏感。2023年,随着欧美等国加息预期的减弱以及中国经济的稳步复苏,港股上市公司盈利将出现拐点。
图1 12月30日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
图2 12月30日各主要指数收益情况
相关基金:
华夏沪深300指数增强A、申万菱信中证500优选增强A、易方达上证50指数A
图3 2022年各行业涨跌幅排名
相关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