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63家公募基金公司中仅有3家主动权益基金收获正收益。2022年底至2023开年,多位基金经理已经开始“悄然”布局,企图抓住先机。例如兴证全球基金公司近期发布旗下多只基金关于对苏文电能的定增情况,其中有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领导管理的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认购88.4万股,认购成本接近4000万元。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谢治宇也在积极布局地产行情,同样是他管理的兴全趋势投资,位列招商蛇口的第六大流通股股东,持仓相较于2022年三季度末的6400万股多出约900万股,达到累计持仓7300万股。
表1 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基金对苏文电能的定增情况
图片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Wind
而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在12月28日也发布了关于旗下多只基金参与天华超净定增的情况,公告中合计共有15只基金参与定增,其中知名基金经理杜猛所管理的上投摩根新兴动力等3只基金均在定增名单之中,其中上投摩根新兴动力认购131.2万股,认购成本接近7000万元。
表2 泰达宏利相关基金对大金重工的定增情况
泰达宏利基金近日也发布公告称,旗下泰达宏利转型机遇等五只产品参与了电力设备企业大金重工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认购。上述五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均为王鹏,合计参与金额约为2亿元。其中,泰达宏利转型机遇A/C认购金额最高,认购总成本达1.20亿元,认购总股数为321万股。
整体来看,这几个定增代表了各自相对强势的行业板块,如主营业务包括医疗器械和新能源锂电材料的天华超净;业务涵盖电力设计和工程建设等的苏文电能是新基建板块的代表;又以大金重工为代表的新能源风电行业等,这几个板块展恒基金研究中心在往期的报告中也反复提及。而年底这几个有代表性的定增透露出机构认为2023年A股市场仍然存在较大机遇,风电和锂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医疗器械、基建和新基建等板块的投资机会。
当前疫情冲击余震仍旧,相较于11月显著加剧,成为拖拽经济的最大利空因素。但是综合机构以及专家的预测,全国的疫情情况将迎来高峰,预计春节前可以迎来拐点。本周情况来看,一线城市出勤以及交通得到边际改善,预计在年前服务业及部分消费行业会优先得到复苏,并有效带动预期和信心改善。虽然疫情有反复和二次高峰的风险,但是相对于第一次无论是重症数量和比例会相对缓和,对经济的压制作用将得到释放,因此,一季度将为全年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定调”,预测多个行业及宏观层面将会不断发力。所以未来中期的热点将是以大消费产业链为主导,建议关注其中增长潜力较大的细分题材,如医疗器械、医美、新能源以及数字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