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后,A股市场也终于“阳了”起来,开年以来的三个交易日,沪指持续上涨,实现“三连阳”。
在今日开盘后,A股市场三大指数集体走强,沪指收盘上涨1.01%,深证成指上涨2.13%,创业板指上涨2.76%,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7亿元,市场成交额超过8000亿元。
图1:1月5月A股市场主要指数日涨跌幅
图表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iFinD
数据时间:2023年1月5日
行业板块涨多跌少,“喝酒吃药”行情再现,锂电、光伏等新能源板块也大幅反弹,而昨日表现强势的房地产板块今日相对低迷。
此外,不少公募基金重仓股也有不错的表现,如公募基金前两大重仓股贵州茅台和宁德时代,今日涨幅分别为4.41%、6.12%。在市场普涨的带动下,部分基金估算净值也大幅回血。
图2:1月5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日涨跌幅
图表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iFinD
数据时间:2023年1月5日
消息方面,央行在1月4日以视频形式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强调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并且提出要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
受政策利好等影响,中概股、A50指数昨晚双双大涨,今日大盘持续反弹。那么,在元旦过后的反弹行情能否延续?今年是否能够迎来“春季躁动”行情?
根据历史数据盘点发现,2009到2022年共计十四个年份的开年行情,一季度全区间胜率并不高,主要指数上涨的概率多在50%附近。在过去3年的每个一季度,都连续爆发了一些黑天鹅因素,导致市场不仅没“躁动”,反而出现了不同程度下跌,使得投资者心有余悸。
但历史经验来看,不乏阶段性上涨行情从而带来“挣钱效应”。投资者们可能会基于担心春节期间出现不确定性的因素,而适当降低仓位,等到节后再重新入场,所以在春节前后会出现流动性的变化;同时两会前夕往往会有改革、宽松政策等预期,市场情绪比较高涨的时期,对于市场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总得来说,在政策预期、流动性和基本面预期这几大因素刺激下,市场是有一定概率出现“春季行情”的。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还是需要警惕市场“诱多”,尽量避免追逐“一致预期”,可以适当关注低位布局边际改善、高景气度和政治支持力度大的行业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