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来临,你做好准备了吗?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17-09-28 阅读量:1047 通胀 CPI PPI


2017年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创七个月新高;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3%,创四个月新高。这不由我们担心,通货膨胀是不是又要来了?



从历史数据来看,PPI和CPI关系可谓扑朔迷离,从2009年开始大致可分为三个个阶段。

2009年二季度至2014年末。此阶段表现为CPI和PPI走势呈严格正相关,CPI向PPI靠拢。

该阶段又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2009年二季度到2011年二季度,为同步上涨阶段,该阶段PPI从底部大幅上涨,随后CPI跟随上涨。当时国家为对冲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而推出四万亿的刺激政策,首当其冲便是大型国有企业,而这些企业多数集中于产业链上游的基础原材料。当时,整体流动性充沛,需求表现强劲,价格向下游进而向消费端传导,从而导致CPI紧随PPI之后大涨;然而,从2011年3季度至2014年末,则表现为两者同步下跌阶段。当时,由于财政刺激政策不可持续,在缺乏信贷支撑的情况下,处于恶性扩张阶段的各行业表现出各式样问题,重组、破产、清算的企业数不胜数,这直接导致了PPI掉头向下,而缺乏需求支撑的CPI也紧跟PPI大幅下跌。


2015年初至2016年末,PPI和CPI整体表现为无关。

此阶段,PPI经理了由向下深跌转而向上大涨的大幅波动,而CPI则波澜不惊,整体在低位震荡。此阶段,政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使得主要集中于产业链上游的大型国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降去库存。同时,叠加国家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的企业面临停产的境地,从而导致供给减少,价格上升;而在没有强劲需求支撑下的处于中下游的大多数民营企业并没有太大的价格方面的话语权,因此,价格向消费端转移便有些困难,这就造成了当时PPI大幅波动而CPI却并未跟随的奇怪现象;


进入2017年,经历了连续6个月的下降之后,转而大幅上扬,而CPI也大有跟随之势,这不得不让人再次担忧,通货膨胀是不是又要来了?

实际上,有三种情况发生,一种情况是CPI继续上行,向PPI靠拢;另一种便是PPI向下,向CPI靠拢。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两者继续表现为无关运行。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最后一种情况,CPI和PPI继续无关运行的话,则意味着中下游企业利润继续被挤压,这不符合整体产业发展的要求。

那么再来看第二种情况,PPI向下,这就意味着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价格再次向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宣告失败,大型国有企业的杠杆率再次上升,本就已经处于高位的,而且已经连续多次被海外评构做空的企业债务将变的更加严重。大面积债务危机的爆发将和可能出现,而且是大型国有企业,这对国家信用有致命伤害,几乎不可能发生。

既然上述两种情况发生概率不大,那么剩下的就只能是第一种情况CPI继续上行,向PPI靠拢这一条路了。当基础原材料价格上行叠加环保督查组重拳的整治时,没有财政支撑又难以得到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只剩下停产进而破产的命运了,当足够多的产能被淘汰之后,供需回复平衡。此时,基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就会顺利向下游行业进而向消费端转移;届时通胀就是真正来临了。


那么,通胀来临之际,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资产呢?

股票中上游有原材料垄断的行业当然最先收益,这也是此轮周期股大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后续随着价格向下游转移,同时叠加美联储开启缩表进程,后续欧洲、日本和中国大概率跟进,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黄金、农业、医药、公用事业为代表的抗通胀板块将备受关注。

黄金板块相关方面的基金小编在前段时间已经说过,在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下农业、医药、公用事业相关方面的基金,供大家参考。

根据wind数据显示,展恒代销的持有上述板块股票的基金共81只,其中,持有市值占基金净值比超过5% 的共22只。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