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32.5,相较2023年1月上涨12.3%。如今疫情放开第一波冲击已过,股市与实体经济都迎来复苏主要股指悉数上涨。近期,多家知名私募机构对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和市场投资策略作出展望。
星石投资:经济快速复苏期,把握结构性机会
2月份国内经济仍将延续积极修复,国内政策也将进一步推进落地,业绩真空期叠加美联储2月议息会议加息25bp落地、全球流动性冲击也告一段落,整体A股面对的宏观环境是比较好的,可能出现的风险比较少。短期需要关注的可能是:由于经济的修复程度或将在2季度逐渐得验证,目前来看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预期的变化可能带来股市出现小幅波动。
前期政策优化带动经济预期上行后,截至1月底,宽基指数已经从底部反弹并积累了较大的涨幅。短期来看,后续指数可能会保持震荡,同时新的绝对主线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寻找结构性机会可能是更优的选择。结构上,仍主要关注内需相关板块,致力于从板块中挖掘更多的阿尔法机会。虽然市场对2023年全年经济修复基本形成预期,但修复的节奏和幅度暂时还有一定分歧,更加关注内需板块中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和定价权的上市公司,这部分公司的业绩弹性相较于行业应该更明显。
明世伙伴基金:继续把握宏观复苏主线的投资机会
国内来看,宏观经济的复苏仍是相对确定的方向;外部整体依然维持较好的环境,但也出现了值得警惕的风险因素。结合以上对内部、外部主要因素的分析和推演,需继续把握宏观复苏主线带来的投资机会。大类资产方面,未来一个月,权益仍将强于债券表现,而人民币汇率可能在当前水平区间震荡。
具体板块上,关注自主可控、安全等高质量发展相关方向,包括信创、军工、半导体、新能源等相关的反弹机会,受益市场情绪和监管制度改革的券商板块以及受益经济复苏的周期品配置机会。
短期看,前期涨幅较大的大消费(含医药、互联网等)方向可能有一定的休整期以调整和消化估值压力,在后续基本面验证和政策出台后也仍有机会。
聚鸣投资刘晓龙:对股市相对乐观
经过了3个月的上涨,港股和A股都从绝对底部位置,到了估值中枢偏下位置,有一部分行业回到了历史估值中枢水平,多数股票估值低于历史中枢。从这个角度,估值修复完成了一大半,但仍需注意以下3点。
第一,虽然估值已经离开了绝对低位,但是仍然在历史估值中位数以下,底部还存在大量的股票,整体市场是不贵的。考虑到目前中国的低通胀宽松的流动性,估值水平会继续扩张。
第二,压制经济的主要风险已经兑现,经济展望乐观。2季度会看到经济数据逐渐回升,展望2024年,全球经济也会回升,以两年维度看,经济总体向上,盈利端有上调空间。
市场可能会盘整一段时间,在3月份观察到经济恢复的强度后,还可能有一次整体的估值修复,但是可以预见,结构性的分化随后将会展开。目前还是很难判断哪个行业将会跑赢,总体上,把资产配置于经济相关度高的领域,以期获得经济回升的红利。互联网、电动车、医药、家电家居、计算机、非银金融等领域都是不错的选择。
综上所述,在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投资者仍面临市场波动和流动性收紧等挑战,投资者要关注下行风险,并保持长期投资和多元化投资。但是,绝大部分机构仍看好中国市场,尤其是消费、高新技术等板块,存在结构性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可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