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以来,A股市场走出一波反弹行情,很多基金也趁势“回了回血”,不少基民目前持有的基金可能已经回本,或已经接近回本。
但本周以来,A股市场震荡调整,一些基民心里开始纠结,眼看着自己前期被套的基金好不容易“回血”,现在要不要赎回,落袋为安呢?
基民们对于“要不要赎回基金”的疑问,实际上取决于对于未来市场行情的看法。那么,未来市场行情能否继续上涨,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对于2023年中国经济的复苏,几乎成为了海内外投资者的共识。在“经济复苏”的预期背景下,投资者的信心和经济的基本面都在不断地改善,市场有望在二者的推动下缓慢抬升。根据数据预测,2023年二、四季度或许是经济增长的高点,换言之,二、四季度经济复苏的“强预期”,或许将成为推动市场上行的助力。
其次,我国许多行业的发展与政策指向息息相关,在三月即将到来的两会等重要会议,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随着会议的临近,一些具有政策预期的行业可能会迎来上涨,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有望逐步提升。在会议结束后,相关政策的落地将导致部分政策预期兑现,可能会进一步推动市场上行,尤其是超出预期的行业,可能会为我们带来惊喜。
最后,海外市场美联储加息是去年扰动A股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随着去年11月美国CPI见顶,美国通胀改善的迹象已经较为明确,美联储也已如期放缓加息幅度。在此背景下,缓慢回流的资金,有望成为推动市场再次上行的动力。尽管2023年1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大超预期,但美联储加息终会见顶,这个趋势不可逆。所以,无需因美联储近期的就业数据而过于担忧。
对于基民而言,如果你当前的风险偏好和资金投资期限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当前的盈亏不应该成为是否赎回持仓基金的衡量标准。真正决定是否应该赎回的,需要看资产目前的估值是否合理、未来是否还有上涨空间。
如果认为持仓基金重仓板块目前的估值合理,未来还有上涨的空间,则应该继续持有。如果认为当下已经高估,可以考虑分批赎回落袋为安,或者逐步转换到其他尚处于低位、有望补涨的方向。
当然,如果你对当下的市场行情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操作,在看好基金长期业绩表现的情况下,不妨选择相信绩优基金经理,以“躺平”的心态来获取长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