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深交所、上交所、港交所联合发布声明称,深沪港交易所已就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纳入港股通股票具体方案达成共识,也就是说同股不同权的港股上市公司将进入港股通股票范围。
同股不同权,指拥有同样的股票份额,但二者的投票权不同。同股不同权是"AB股结构",A类股一般由始创股东及其团队持有,B类股一般由外围股东持有,此类股东看好公司前景,因此甘愿牺牲一定的表决权作为入股筹码。例如创始人持有的A类股,每1股有10份投票权,而普通股东持有的B类股,每1股有1份投票权。
同股不同权结构是新经济公司通常采用的形式,新经济公司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进行多轮融资,这样创始团队的股权会被过度稀释,进而丧失话语权,而同股不同权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创始团队虽然持股比例被大幅摊薄,但是有较高的投票权,依然拥有控制权。
同股不同权在美国纳斯达克较为常见,但是由于缺乏股东制衡利益输送等情况,同股不同权企业在逐渐减少,2000年的近500家到目前只剩10多家。A股市场目前还没有同股不同权企业。港股历史上,曾经有同股不同权企业,由于部分企业出现治理乱象,侵害小股东利益等现象,同股不同权制度被废除。2013年因不能采用AB股形式,欲在港上市的阿里巴巴最终选择在美上市。错失阿里促使港交所对上市规则进行了改革,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发布文件支持同股不同权。2018年7月9日,小米公司成为第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采取同股不同权的公司,2018年9月20日美团在港上市,成为港股第二家同股不同权股票。
目前,只有小米和美团是同股不同权公司。今年港股弱市的情况下,小米和美团自上市以来均呈下跌走势。目前,小米和美团的股价较发行价均下跌了20%左右。随着港股通和MSCI指数相继接纳同股不同权股票,将有大量资金流入小米和美团,包括内地资金和外资,这两家公司或迎来上涨行情。
CDR和科创板的设立,都是对同股不同权的公司有了额外的安排,同股不同权也是科创类公司的主要形式,所以将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港股通是大势所趋。其次,将同股不同权的公司排除在港股通的范围外,也是不完整的。最后,很多市场人士认为这也有为科创板做准备之意。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称,科创板应该可以包容双重股权结构,推出后相关股票应该可以纳入沪港通标的。现在率先开通港股方面的双层股权结构公司投资渠道,意味着科创板将来可能也会有这一类的股票上市。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表示,“AB股的设计结构一方面保证了投资者的受益权,另一方面保证了创业者充分的控制权,在科创类企业和海外都有广泛的应用。考虑到这一优点和海外市场经验,科创板很可能接受这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