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游戏”概念板块涨势迅猛,领涨同花顺概念板块。据iFinD统计,截止收盘,云游戏、手机游戏、电子竞技、网络游戏等“游戏”概念板块涨幅均约2%,其中,涨幅最高的云游戏概念板块涨幅达2.97%。同时,对应板块的个股也纷纷上涨,分别有14、37、21、36只个股上涨,累计涨停家数也达5家,与整体下跌的上证指数形成强烈对比。其中,顺网科技涨幅最高,达15.39%。
图1 3月20日同花顺概念指数涨跌幅排行
备注:数据来源于iFinD
不止如此,“游戏”概念股的反弹从年初就已经开始了,截止当前最高反弹幅度达27.62%。
之所以形成如此快速的反弹,大概率与游戏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有关。近日,由第三方机构伽马数据发布的《2023年1月游戏产业报告》(以下简称《1月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规模为240.52亿元,环比增长23.62%。其中,占据我国游戏市场超七成营收的移动游戏市场在1月实际销售收入为176.19亿元,环比增长26.88%,同比下降20.78%。这与2022年同比下降的形势形成明显反差。
之所以形成如此快速的上涨,主要是受春节假期影响,产品普遍推出运营活动,用户付费意愿提升;从产品上看,部分新品打破了游戏用户的固有圈层,短期内获得了大量高质量用户转化,除此之外,也有部分产品通过衍生内容、UGC运营、增加副玩法等方式刺激用户增长及付费。同时,客户端游戏运营活动较为密集,既包含直接刺激流水的付费活动,也包含提升活跃、间接作用于流水的促销活动,活动的综合作用带动较多产品流水提升。
某券商提出,当前游戏正向价值正逐渐得到重视与认可,板块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未来,游戏公司主要面临两个选择:(1)出海。从全球游戏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中东、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地区的新兴游戏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中国出海游戏的增长点;从国内产业建设角度,游戏企业积极推动出海,出海相关的配套服务在各方的支持下正在逐步建立,游戏出海的生态链有望进一步成熟;从游戏产品的角度看,海外市场的用户偏好也在发生变化,IP改编游戏、休闲类游戏等游戏产品的分赛道上存在发展机会;(2)“游戏+”。伽马数据联合Game for Good共同撰写的《“游戏+”在中国2022》报告显示,“游戏+”整体商业空间有望超3000亿元,游戏企业研发“游戏+”产品超八成,非游戏企业参与方达百家教育、文化、医疗“游戏+”产品合计占比超九成。2022年游戏技术继续创新发展,其外溢效应利好数实融合;“游戏+”模式多向辐射,跨域跨界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那么,哪些基金重仓“游戏”概念股呢?
展恒基金研究中心专门对此进行统计,发现共18只基金重仓股包括“游戏”概念股(排除C类份额),具体名单如图2。
图2 2022年四季度重仓“游戏”概念股基金名单
备注:数据来源于iFinD
备注:工银瑞信中证传媒指数分级(164818)、鹏华中证传媒指数分级(160629)
从图2可以看出,在“游戏”概念股的重磅加持下,2022年四季度重仓“游戏”概念股基金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率。仅3月17日的日涨幅就高达3%-6%,其中,反弹幅度最高的基金为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约5.44%。而这些基金今年以来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率,约4%-27%。反弹幅度最高的基金同样为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反弹幅度约27.09%。
另外,为了方便各位投资者,我们也整理了2022年四季度基金重仓的“游戏”概念股名单,具体如图3。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受基金重仓的“游戏”概念股共24只,分别为顺网科技、神州泰岳、巨人网络、丝路视觉、恺英网络、华策影视、东方明珠、掌趣科技、吉比特、奥飞娱乐、完美世界、世纪华通、三七互娱、名臣健康、慈文传媒、万达电影、风语筑、昆仑万维、浙文互联、博瑞传播、中青旅、分众传媒、宋城演艺、歌华有线。其中,日涨幅和3月以来涨幅最高的为顺网科技,分别为15.39%、31.35%。而今年以来收益率最高的个股为昆仑万维,今年已获得100%的涨幅。另外,我们也统计了2020年以来个股所经历的低点到现在的反弹幅度,基本处于30%-320%。其中,反弹幅度最高的为恺英网络,反弹幅度达313.145%。
其中,完美世界、三七互娱、世纪华通、吉比特、昆仑万维受重仓的基金只数最多,分别为14、13、12、12、10只。各只股票均取得4.75%、4.20%、3.70%、3.36%、1.87%。虽然日涨幅低于网顺科技,但这些个股今年以来、从低点均获得了不错的反弹幅度,分别为71.98%、38.15% 、26.12%、74.10% 、129.18% 。
图3 2022年四季度基金重仓的“游戏”概念股区间收益
备注:数据来源于i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