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境外投资者增持各类境内人民币债券,其单月增持规模达到了1031亿元,创下了单月历史新高。具体从券种分类来看,境外投资者5月份增持了国债250亿元,政策性金融债507亿元,同业存单256亿元;其他信用债品种则相对较少。下面有一组数据,大家来感受一下外资对境内债券的热情。
数据来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
外资增持境内债券有三大驱动因素
第一,中国债券纳入国际指数的进程在不断持续。今年的4月1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被正式宣布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并将在接下来的20个月内分步完成。市场预计,加入该指数后,将有约1000亿美元流入中国债券市场。后期,将会有更多的国际指数扩容,让中国债券加入。
二是经过前期一轮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外资对后期人民币汇率相对有信心。4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过一轮较大幅度的贬值,但进入5月后半个月,人民币将会相对稳定,境外投资者可能会觉得7的心理关口暂时破不了,再加上前几天央行在香港发行央票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监管部门对监管汇率维稳的决心,这一事件也驱动境外的投资者增配了中国债券。
三是海外市场债券收益率走低,人民币债券性价比凸显。第二季度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下行,目前全球的债券收益率都已经处于年内的最低位,甚至回到历史的最低点,相比海外市场,人民币债券性价比明显提升,中国债券收益率仍处于年内中上水平,与海外市场利差重新拉大。再来看一组数据:4月初,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13%,美国同期限债券收益率为2.49%,中美利差为64bp;至5月末,中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3.27%,美国为2.14%,二者利差113bp。可见中国债券的优势所在。
相比信用债,外资更加偏爱中国国债,目前国债持有量已达8.17%
从前面的柱状图中我们发现,随着5月份的大幅增持,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境内债市的债券持有规模创下了从由4月末的17251亿元跳升至18281亿元的新高。而且外资在境内债市中的持有量占比也从4月末的2.50%升至2.62%,也是新高。
从券种分类来看,5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规模分别为11364亿元和4198亿元,在总持有量中的占比分别为62.16%和22.96%。
中债登、上清所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持有国债的主体中,境外机构持有国债的份额占比约为8%左右,至5月末,这一比例微升至8.17%的水平。未来有望达到10%左右。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境外投资者相对更加偏爱国债,而不是很喜欢信用债,可能是因为信用债比较多,比较杂,而且涉及到一些信用评级之类的东西,外资不是非常了解,看不懂风险在哪里,觉得评级也有些虚高,所以干脆不去触碰。
近期的美国市场出现了10年期债券与2年期债券收益率倒挂的情形,这反映出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信心在减弱。展望后市,我们相信中国的债券市场将有望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资者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