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市场预期增强助推“固收+”】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今年以来共计有36只“固收+”基金成立,募集总规模超280亿元。对此,多家受访公募基金管理人表示,随着经济持续复苏,权益市场预期转暖,“固收+”策略产品能较好满足近期市场需求。具体来看,今年多只新发行产品募集规模较大。路博迈护航一年持有、嘉实多盈、招商安凯、平安合顺1年定开、鑫元添鑫回报6个月持有等7只产品募集规模均超10亿元。专业人士表示当前:首先更加侧重债券类资产,注重控制波动,力争在基金资产稳定增值的基础上,追求一定的弹性收益;也更加侧重多策略投资,这类产品风险资产比例更高,风险和预期收益较第一条产品线往往也更高。
【新能源突然失宠,基金经理纷纷杀跌 】基于大科技内部的赛道冷热切换,前期基金配置较少的软件等品种在行业估值提升的背景下,成为部分基金经理的赚钱利器,而集中持仓的新能源则成为市场杀跌对象。整体上看,新能源主题基金都面临较大的净值压力,大幅落后于目前气势如虹的软件、人工智能等其他科技主题基金基金经理清仓出逃新能源的现象,再次印证了一句投资哲学:人太拥挤的地方尽量别去。新能源股票大致处于市场高位,关于该板块的许多利好因素和预期都包含在股价中,机构配置新能源仓位较重,也为该板块继续上涨带来阻力。但是当新能源估值被消化完毕后,或将再次展示向上的弹性。
【上市公司年报显露机构持仓新动向】统计显示,截至3月22日,已有逾300家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2年年报,相关披露工作也正加速推进。伴随着年报的出炉,包括公募基金、社保、险资、QFII等各路机构的持仓情况也逐渐浮出水面。综合来看,机构增持的上市企业业绩整体表现良好,大消费、专业设备制造、医疗等更受青睐。一家机构人士表示,相较国内投资者,当前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更乐观,今年年初到现在已经流入了230亿美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总量。综合来看,2023年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继续保持超配建议。其中,结构性成长主题板块公司的估值有吸引力,未盈利股票短期内表现或将承压。他同时建议,投资新能源板块时需结合公司的稳定性以及盈利增长能力等综合考虑。
【丘栋荣最新操作曝光!今年关注这三大方向】尽管A股市场在2022年出现较大幅度波动,但丘栋荣管理的基金产品总体表现稳定,其中,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去年甚至还实现8.77%的正收益。在基金年报中,丘栋荣坦言,2022年权益投资要取得绝对收益难度大。同时,股票盈利和估值双重挤压的年份,风格上要重视防守特征较为突出的价值股。展望2023年,丘栋荣认为,宏观背景变化正在进行,中国的“稳增长”落实与全球范围内的“防通胀”回落,基本面内升外降。重点关注国内需求增长为主、供给有竞争优势的高性价比公司,主要行业包括医药制造、有色金属加工、化工、汽车零部件、电气设备与新能源、轻工、机械、计算机、电子等。
【年内基金清盘数量创纪录,行业新陈代谢加速常态化】3月22日国融光伏主题行业优选混合基金宣布发行失败,成为年内第二只发行失败的新发基金。截至3月22日,今年以来清盘基金数量达到66只,创下公募基金行业同期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全市场还有1018只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的迷你基金。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基金产品市场“进退有序”态势将会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新发基金会维持较快发行速度;另一方面,规模小的绩差基金也会维持合理的退出节奏。在未来3至5年里,基金产品市场“进退有序”态势将会越来越明显。新发基金会维持较快发行速度,规模小的绩差基金也会维持在一个合理的退出节奏。
图1 3月22日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
图2 3月22日各指数涨跌情况
图3 2023年各行业涨跌幅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