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基金直销和代销平台反馈,接到通知要求6月16日前下线基金实时估算净值功能,下一步如何还要等通知。目前我司还并未收到监管部门相关通知,但是从目前的市场讨论而言,实时估算净值功能下线此举大概率会落地。
所谓基金净值,指的是每份基金净资产,是基金公司根据基金当日持仓、收盘行情及市场情况计算出基金资产总值,再扣除相关费用等基金负债后得到资产净值,最后除基金总份额计算得出,且会发送至托管行复核后予以正式披露。而基金净值估算,是各大基金销售平台常见的一项数据,常与基金单位净值或业绩走势一起呈现,也属于投后服务的一种方式,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金净值,这也就决定了它与实际值存在一定误差,只能作为参考。净值估算数据有一定的参考性,但其弊病在于这一数据往往根据基金此前披露的定期报告进行估算,如果距离披露时间太长,数据上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容易导致估算准确度下降。
其实因为其准确性,当基金公司公布的实际净值与实时估算净值出现较大差异时,反而会给客户服务带来较多麻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与基金公司之间的信任度,也增加了客户投诉的概率。
其实,这次估值功能下线,市场上褒贬不一,总体来说褒过于贬。
大部分基金业内人士都对下线估算净值数据表示欢迎,认为下线该功能,对于基金公司、基民以及整个行业来说都是好事。此举有利于减少投资者对于短期净值表现的过度关注,培养长期投资理念。因为“净值估算”功能属于基金营销服务的一种创新功能,始于代销头部机构的尝试,后普及到大部分销售机构。该功能吸引投资者在交易日间多次登录电商渠道查看基金估算“走势”,投资者查看日间“走势”,更容易加大情绪变动,产生追涨杀跌的非理性交易行为;且净值估算使投资人对当日涨跌幅产生具体的心理预期,易产生失落感和服务投诉。
事实上,该功能对个人投资者,尤其是不太专业的投资者而言实际用途并不大。从资产配置和基金投资的角度,每日的净值数据够用,调仓频率也不必要那么高。“真的想做那么高频的交易,股票和ETF可能是更合适的投资工具。”
但是,市场上也有不同的声音。
对专业投资者而言,这个功能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前提是测算的模型要比较精准有效,能够做出比较精准的净值估算才比较有用。
其实该功能对一些新手投资者,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的。能够帮助新手小白大致预估基金涨跌幅的变动,从而做出投资决策。
总体而言,下线估算净值数据利大于弊,帮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避免基金净值估算数据可能造成的短线投资行为,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