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跌破3100点后何去何从?分析师称市场底已现,仍需以时间换空间】上证指数再度跌破3100点。8月23日,A股三大指数再遭深度回调。其中,沪指跌超1%,未守住3100点整数关口。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均跌逾2%,创业板指更是刷新三年新低。对于A股再次出现大幅调整,机构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资金面和情绪面因素影响所致。一方面,北向资金再次大幅净流出,同时连续13个交易日净流出,冲击市场情绪。同时,7月经济金融数据尤其是社融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不过,展望后市,虽然当前无论是基本面还是流动性的恢复,均总体偏弱,但随着市场盈利底和估值底的确认,A股市场底已现,目前导致市场调整的原因,更多是悲观情绪的宣泄。接下来一旦情绪面底部回升,市场大概率将迎来反弹。
【北向资金无心恋战,基金重仓股接连“受伤”】在近期持续回调的行情里,千亿市值的基金重仓股“伤势”较重。多名公募人士认为,北向资金短期无心恋战是龙头股走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对龙头股表现有较大影响力的资金,北向资金已经连续13个交易日净流出,累计卖出金额接近780亿元。基金重仓股持续受挫,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市场信心。有机构认为,这也表明当前市场悲观情绪已接近极值,未来有较大可能性出现反转。有机构分析,白马股的接连下挫,可能和北向资金的持续流出有重要关系。北向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占比虽然并不大,但是持仓个股多为板块龙头,资金进出会影响龙头股股价波动,进而对板块和市场也带来影响。
【400亿已抄底,还有援军!ETF是A股市场重要参与者】一边是A股市场震荡回调,另一边是ETF份额逆势上涨。截至8月22日,全市场股票型ETF份额自8月以来增长634亿份,约合400亿元资金通过ETF净流入A股市场。这是自2023年以来,ETF产品数量和管理规模增长的缩影。截至2023年8月22日,ETF上市产品总数819只,较年初增加73只,总规模超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0.21万亿元,ETF产品还在增加。自2023年8月以来,证监会批复20多只产品,包括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支持国家战略的产品。上述业内人士介绍,ETF市场快速发展,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资产配置工具,也为资本市场注入增量资金,践行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初衷,切实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看好“政策底”布局“黄金坑”,股票私募基金坚守中高仓位】8月以来,A股市场经历连续调整,沪指一度跌破3100点关口,私募业绩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尽管如此,多数股票私募基金仍选择继续坚守中高仓位,看好“政策底”出现后股市未来的表现,其中“中特估”成为重要布局方向之一,目前市场“政策底”已现。虽然“经济底”会略微滞后于“政策底”,也无法判断“市场底”是否会再出现,但政策导向已然发生了明显变化,后续经济托底的相关政策细则也将逐步出台。此时此刻,无需再过度悲观,经济微观数据未来将逐步好转,对于调整充分的顺周期链条可以更乐观一些。同时,对于科技、高端制造等中长期优质企业股票,可以等待合适的买点介入。
【警惕!这类产品火热,小心负超额收益!最差跑输基准超50%】近年来,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不佳,规模大幅缩水,被动投资高歌猛进,而兼具被动投资与主动投资优势的指数增强基金也迎来高光时刻。公募基金公司持续加大布局指数增强基金业务,在基金发行市场遇冷的今年,指数增强基金逆势增长,发行数量有望创造历史新高。指数增强基金的目的是在跟踪指数的同时,通过基金经理的判断,力争获取比跟踪指数更高的超额收益。不过,在实际中,因为基金公司投研实力的不同、投资策略的不同,不同产品在超额收益的获取上呈现不同的结果,甚至出现负超额收益,需要投资者警惕相关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