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高遇阻回落,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出,A股“市场底”还有多远?】重磅利好齐发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放量冲高回落。截至8月28日收盘,上证综指收涨1.13%,深证成指收涨1.01%,创业板指收涨0.96%。两市成交额本月首次突破1.1万亿元,创今年5月9日以来新高。板块方面,券商、保险、房地产等涨幅居前,水产养殖、核污染防治概念表现活跃。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午后加速离场,全天净卖出82.47亿元,连续两个交易日净流出。业内人士普遍确认“政策底”已至,“市场底”的到来还存在一定时滞。此次利好政策出台,对A股市场的提振的多方位的,既有长期也有短期。展望后市,可以等待上层更加利好的政策出台,要保持乐观,随着后续成交量的放大,上层会进一步考量如何呵护做多的信心、如何维持资市场的成交量。
【利好四箭齐发,权益类ETF明显放量,基金:中期底部渐行渐近】随着印花税减半征收、IPO节奏收紧、规范大股东与实控人减持、降低两融融资保证金利好四箭齐发,为A股市场带来积极预期。8月28日,A股市场受提振上涨,权益类ETF场内成交额明显放大。展望后市,基金公司认为,市场中期底部或渐行渐近,看好下阶段市场表现,但政策传导仍需要一定时间。市场中期底部渐行渐近,周末调减股票交易印花税,体现了相关部门对于资本市场的关注,更是高层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延续。从市场影响看,历次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下调均对A股市场形成很好的提振效果。同时,证监会对融资端和投资端均做出的相应政策安排,短期内政策相继高效出台,对市场信心形成有力提振。
【主力资金来了!两大百亿级私募狂买ETF,什么情况?】近年来,私募基金买入公募产品的现象屡见不鲜。2022年公募基金年报数据显示,宁泉资产、桥水(中国)投资、迎水投资等多家百亿级私募旗下产品均出现在公募基金的十大持有人名单中。据统计,配置ETF的私募管理人从2018年年中的45家增至2022年年底的248家。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新湖巨源泓湖百世风险平衡1号、或然赋益私募、宁苑沛华二号、东源投资中国成长价值套利增强型1号和旭兴六号等多只私募基金均出现在至少5只ETF的十大持有人名单中。除了投资端在加大ETF的布局,在供给端,无论是监管层面还是基金公司层面,均加大了对ETF的倾斜。近期指数基金审批速度明显加快,证监会官网显示,8月25日晚间,17只ETF产品获批,包括10只中证2000ETF和7只信创主题ETF。此外,今年头部的基金公司纷纷加速布局指数产品,ETF成为基金公司今年重要发力点。
【AI主题基金收益回撤,英伟达带不动了?】下半年以来,原本横盘震荡的TMT(科技、媒体和通信)板块,或者说AI(人工智能)概念的不少分支,在近两周纷纷破位下跌。这导致那些上半年靠重仓AI大赚特赚的基金,在下半年不到两个月时间里,连续回撤,丢掉大部分收益。比如上半年涨了75%的诺德新生活A,截至上周五,年内收益已不到20%。上周领涨的公募基金,大多是港股主题或持有港股标的。这得益于港股主要指数,周内走出了探底回升的姿态。而跌幅榜这边——领跌的基金大多都配置了科技股或AI概念股。而且不论8月以来还是下半年以来,它们都有深度回调。如果说上半年的行情是对AI“信得越早,吃得越饱”,那么近两个月就变成了“AI得越深,痛得越真”,但不能否认,AI仍是今年表现最强的主线。近期轮番表现的券商、地产,甚至贵金属等板块,都因为缺乏持续性,涨幅难以匹敌。
【A股周一“高开低走”,这只基金疑似加仓被套】8月28日,三大指数均高开超5%,盘中持续震荡回落,三大股指涨幅均收窄至约1%。盘面上,房地产、煤炭开采加工、厨卫电器板块涨幅居前,通信服务、饮料制造、食品加工制造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再度大幅净流出,A股量能显著放大,自8月4日以来再度突破一万亿元关口。在今日大盘受利好刺激的情况下,北向资金依旧净卖出超80亿元。实际上,8月中旬以来造成市场连续调整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外资的持续流出。另一个影响市场短期走势的重要因素是半年报披露只剩3个交易日,而根据以往经验,在业绩披露的最后几天,往往是业绩地雷爆发的高峰期,投资者为回避短期业绩风险,选择暂时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