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又要关门?美国债总额破历史纪录】美国政府再次陷入“关门”危机。随着“最后期限”的迫近,“党争”丑态将再一次暴露无遗。每个财政年度(10月1日至次年的9月30日),美国国会都必须通过12项拨款法案,涵盖下一财年的可自由支配支出和联邦机构资金。2023财年将于9月30日结束,如果届时所有12项拨款法案或临时拨款协议都没有通过,那么美国政府将面临停摆。本月19日,众议院曾就国防预算案举行程序性投票,以212票赞成、214票反对的结果未获通过。当地时间2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在国防预算案的程序性投票中再次否决推进该法案。在表决失败后,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麦卡锡表示,“这些人只想毁了这个地方,没有办法”。麦卡锡随即宣布,众议院将进入休会。此外,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美国国债总额于当地时间18日突破33万亿美元。《纽约时报》称,国债总额再创新高,美国政府财政前景堪忧。目前,国会两党正在2024财政年度拨款法案问题上缠斗不休。由于是否削减开支分歧严重,两党现在仅批准了为政府提供资金的12项年度支出法案中的其中一项。当地时间9月22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当天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将否决众议院为国务院和国土安全部提供的拨款法案。距离“最后期限”仅剩不到十个工作日的时间,美国政府究竟会不会“关门大吉”?我们拭目以待。
【量化突然放开限购!什么信号?】9月22日,今年几度下调限购金额的招商量化精选突然“松闸”,上调限购金额。目前,多只备受市场关注的公募主动量化产品仍处于限购状态。业内人士表示,“规模、收益与波动”是量化策略的不可能三角,三者应做好平衡,将基金规模控制在合理水平。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来多只绩优基金频频限购,是因为量化投资策略一般都有规模容量限制。随着产品规模增加,若无新策略补充,必然影响产品收益。今年以来,主动量化基金规模迎来大幅增长,现已逼近千亿大关。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主动量化基金总规模达999.94亿元,较去年底增幅达37.5%。近年来,市场风格变换频繁,行业轮动加快,公募主动量化基金无论回撤还是绝对回报均有不错表现,广受投资者关注。但也有观点表示,规模不一定是量化基金的敌人,关键在于基金管理人要做好产品的量化策略迭代。对于未来公募主动量化发展的方向,有人重视AI,加强偏量价类模型、人工智能模型的研究;有人重视基本面研究,获取深度定价能力,将研究员的深度研究能力嫁接入整个投研体系当中。
【罕见!“双冠军基金”遭清盘,发生了什么?】曾在凶险异常的2018年市场中拿下业绩“双冠军”的博时鑫瑞基金已因触发基金合同终止而清盘,这也是公募行业首个清盘的冠军产品。此外,多只在今年获得正收益、累计净值在1.5元的明星基金产品也因机构持有人的见好就收、大额赎回而被迫清盘。冠军基金产品的清盘,与基金中途换帅以及采取的高仓位、高集中度的“双高”策略似有相关。直接导致清盘的核心因素或是因股票高仓位与个股高集中度。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基金经理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的股票仓位高达80%,而在该产品高光时刻的2018年,基金经理在2018年第二季度末的股票仓位为44%,接近翻倍的股票仓位无疑提高了基金净值的回撤风险。不仅股票仓位极高,基金经理还采取了个股高集中度策略,进一步放大了净值风险,基金半年度报告显示,全部80%的股票仓位中有高达65%分布在十只股票中,而这十只股票中又集中分布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高弹性、高估值品种,这一在下跌市场中强烈的进攻姿态,也减弱了该产品此前具有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时刻!多家知名私募发声】2023年三季度即将收官,四季度行情将展开,A股再到3100点。近期国内政策面暖风频吹,美联储在多次加息后按兵不动,市场关注四季度经济形势,权益市场能否迎来拐点,A股和港股的投资机会在哪些,多家知名私募畅谈四季度市场和投资布局。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四季度A股市场机会大于风险,看好两类机会,一是兼具股息和成长属性的第二层次的高息股可能具有更好的配置价值;二是医药板块中短期被错杀且具有长期成长性的个股。翼虎投资董事长、投资总监余定恒:四季度机会依然是看政策力度,权益市场或进行底部确认后迎来震荡修复阶段,后续的风险有经济复苏不达预期、海外降息拐点后置等。投资策略上选择有产业趋势的行业,把握相对确定性的机会。明世伙伴基金总经理郑晓秋:四季度港股有一定机会,主要是前期市场出清较为彻底,估值调整相对到位,如果国内基本面修复、国际上风险偏好重新回到新兴市场,则港股有望收获较大的修复,但需要双重因素的共振。可以重点关注港股的平台经济、高股息央国企、新能源汽车等方向的机会。淡水泉:当前的经济形势,既有一些周期性的因素,又有一些结构性的因素。在行业层面,周期和结构性因素的叠加造成部分行业的市场化出清。但同时,也有部分行业的调整接近尾声,正在积蓄下一轮市场和行业成长的动能,是新一轮增长的起点。这是转折时期的一个特点。
【千亿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将在年内启动运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透露,正在积极筹设千亿规模的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目前已经得到20余家中央企业、地方政府以及相关社会资本的出资意向支持,将在年内完成筹设和启动运营。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也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点任务之一。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23日在中国企业论坛上表示,国资央企愿同各类所有制企业一道,紧紧抓住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加大机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共同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当前,国务院国资委正在部署推进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聚焦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15个重点产业领域方向,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2023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多家中央企业也明确了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路线图。
图1 9月22日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
图2 9月22日各指数涨跌情况
图3 2023年各行业涨跌幅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