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讯
【基金经理:远古巨阳!人工智能赛道将重新“雄起”?】9月22日下午,国融基金基金经理周德生非常兴奋,在社区表示他管理的产品收获“远古巨阳”,还认为“价值发现只会迟到不会缺席,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看好人工智能,看好算力产业!”。“远古巨阳”的原因,主要是上周五AI概念股大涨。截至二季度末,这只仅有8亿多规模的基金二季度重仓了AI算力赛道,在上半年的净值收益率接近60%,但随后在三季度却回落超40%。他认为,今年是算力行业发展的第一年,明年将依然处于加速阶段,尽管后年依然会高增长,但增速有可能会下降。因此,对于算力板块的股价趋势,在明年下半年或保持谨慎,而今年可能出现的阶段性风险点会在三季度,主要受涨幅过大影响而存在强烈的兑现需求。在周德生看来,下半年AI板块走势很难出现像上半年这样的极致行情,但四季度AI赛道行情依然存在明显投资机会,而其他被“抽血”严重的周期与价值板块也有望得到回归,A股市场下半年行情将更趋均衡。
【多空激辩!油价怎么走】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随着WTI原油突破9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也突破了每桶95美元,原油市场重新迎来了高油价阶段。但近期油价出现高位震荡,机构对国际原油涨跌出现多空激辩加剧。雪佛龙首席执行官Mike Wirth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相信油价将突破每桶100美元;瑞银分析师乔瓦尼·斯塔诺沃也称:“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在90-100美元区间波动,年底目标为95美元。” 高盛认为,油价的大部分涨势“已经过去”。高盛分析师在近期的一篇报告中表示,“OPEC不太可能将油价推至极端水平,这将破坏其长期剩余需求。”高盛还提到,本季度石油市场的缺口估计为每天200万桶,2023年最后三个月的缺口将为每天110万桶,全球消费量正处于创纪录水平。广发道琼斯石油指数(QDII)基金经理姚曦也表示,后市来看,随着油价回升至年内高点,供给端收缩对油价持续上行的推动力有所减弱;同时由于需求端仍未出现大幅改善,预计短期油价继续上行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随着油价短期的上涨,通胀压力有所上升;加之美国经济数据相对坚挺,短期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有所上行,对油价也将有一定打压。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个月多只油气类基金表现突出,涨幅达到10%到20%左右。投研人士认为,此类产品能够把握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有较大配置价值,但是在投资上需要把握节奏,投资者切勿盲目追高。
【债基再现大范围“失血”,基金经理:“债牛”行情尚未终结】近期多项政策出台,权益市场持续回暖,债市却再现震荡调整。数据显示,8月底至今,债券基金指数整体呈下跌态势,超80%债基净值出现亏损,甚至有债基遭遇较大回撤。债市的短期波动不难让投资者联想到去年11月的债市下跌和大规模抛售,同样的情况是否会重现?基金经理认为,本轮债市下跌是政策面、资金面、基本面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去年11月相比,当前债市的赎回压力相对可控,出现类似回调幅度的概率不大。虽然短期内承受调整压力,但中长期来看,本轮“债牛”行情尚未终结,后续债市有望呈现更多结构性,可关注流动性较好的债券产品配置机会。
【投资大佬回归公募,曾打败王亚伟!】行情动荡下,公募行业频繁出现“人才回流”现象。近日,此前“奔私”的基金经理孙建波加盟北方某中小公募,此前从宝盈基金离职的基金经理李健伟加盟华西基金,另外此前担任私募高管的孙晔伟出任长安基金总经理。业内分析认为,优秀人才回流公募,私募基金近年整体业绩下行是直接原因。和私募相比,公募基金的精细化分工运作(尤其是投研、市场和IT系统方面)更能让基金经理专注于投资。但这并不意味着回到公募行业,他们的投资就能做得更好。分析认为,这几年资管行业生态的改变是全方位的。一方面,回流到公募的人才需摒弃个人英雄主义,真正嵌入到团队化打法中来。另一方面,公募基金近年来对美股、港股等市场的研究比较粗糙,对海外产业、对中国经济全球竞争力等认知不到位,对真正的团队协作和科技助力不够重视。如果这些情况不改变,招来的优秀人才未必能干得好。
【公募基金年内分红总额近1400亿元,ETF和REITs渐成“新势力”】作为提升持有人获得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年内公募基金分红持续进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年内有超过2200只基金进行了分红,合计分红近1400亿元。从产品分类来看,债券型基金仍是分红的主力军,ETF和REITs产品逐渐成为“新势力”。多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基金分红能够让持有人及时分享红利,虽然对基金净值有影响,但并不妨碍收益;不希望因分红而被动减仓的投资者可通过红利再投资的方式继续持有。兴证全球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基金分红后,基金份额净值会相应下降,但对持有人利益没有实际影响。”“如果持有人原本就有赎回或减持打算,现金分红可能是较为合适的选项,尤其是对于持有期限较短的持有人,现金分红无需支付赎回费。”兴证全球基金相关人士表示,但对于希望继续持有该基金,甚至有加仓计划的持有人,红利再投资则是更合适的选项,能够避免分红带来的被动减仓,也可以省去现金分红后重新申购造成的申购费用。
图1 9月25日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
图2 9月25日各指数涨跌情况
图3 2023年各行业涨跌幅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