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接连调整后汇金再次出手!买入ETF释放什么信号,有何市场影响?】市场接连调整下,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央汇金”)再次出手!10月23日晚间,中央汇金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今日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中央汇金增持大盘蓝筹ETF体现了国家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决心,也凸显了资本市场的配置价值。”市场人士表示,“ETF跟踪市场指数,代表市场整体,增持大盘蓝筹ETF对相关蓝筹指数的支撑作用更直接。”业内人士表示,中央汇金此刻增持有利于市场信心恢复。ETF跟踪市场指数,代表市场整体。增持大盘蓝筹ETF对相关蓝筹指数的支撑作用更直接,对市场整体情绪的提振也更直接。历次以来,中央汇金增持往往能带动股指短时间内强势表现,中长期市场走势主要还是取决于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
【三季报“透底”,知名基金经理乐观看后市】随着2023年基金三季报密集披露,公募基金最新调仓路径及后市操作策略浮出水面。从整体来看,多只基金保持较高仓位运作,持仓结构略有调整。展望后市,多数基金经理较为乐观,直言当前机会分布较为广泛。百亿级基金经理丘栋荣管理的多只基金公布了三季报,从股票仓位(权益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情况来看,丘栋荣依然高举高打,以较高的股票仓位应对市场变化。无独有偶,截至三季度末,陈涛管理的产品和张立新管理的产品的股票仓位亦均超过九成。站在当前时点,在基金三季报中,多位基金经理鲜明表达对后市的看好。丘栋荣表示,近期市场整体的回落和低迷,幅度大且时间长,股价层面的出清是肉眼可见的,估值表征了很高的隐含回报,从投资维度看恰是机会分布广泛的阶段,尤其是部分具有远大前景的成长股的估值接近2018年底的水平,值得研究与前瞻布局。刘元海表示,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A股公司盈利见底回升或可以预期,因此市场下行风险可能较小,经过三季度调整之后,四季度A股市场或可以积极乐观。
【多家外资机构发声:中国股市可能已触底,布局中国资产迎来窗口期】外资机构频频“现身”新发ETF产品重仓持有人名单,多家海外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并唱多中国股市,多家外资机构申报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近一段时间,一些北向资金流出,但也有不少外资机构选择逢低介入,抢抓中国市场、中国资产调整带来的布局机会。有外资机构认为,当前A股估值已极具吸引力,逆势布局中国资产窗口期已经打开。有关部门持续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也将进一步增强A股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多家外资机构指出,中国股票市场可能已经触底,相关股票资产具备中长期吸引力。“中国市场是一个值得长期和耐心耕耘的市场。”施罗德基金总经理张兰表示,目前A股整体估值处在历史低位,市场已经较为安全。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看好与经济转型相关的技术升级和消费升级方向,结合政策刺激和一些积极数据信号,对中国资本市场充满信心。近期,多家外资机构陆续上调对中国2023年GDP增速的预测。在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后,花旗集团、摩根大通、野村证券等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今年全年的GDP增速预测值。花旗集团将2023年中国GDP增速的预测从此前的5%上调至5.3%;摩根大通预计今年中国GDP将增长5.2%,高于此前预测的5.0%;野村证券也将这一预测值从4.8%上调至5.1%。“9月和10月上半月,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销售小幅改善;‘十一’黄金周数据表明居民消费持续复苏。”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发表最新观点称,“预计中国今年第四季度GDP将同比增长5%,将全年实际GDP增速预测值上调至5.2%。”
【市场人士探讨设立平准基金,专家称需慎重对待】近期,国金证券、国信证券、东吴证券、华鑫证券、中信证券等多家券商陆续发布研报观点,探讨设立平准基金的可行性。有关专家认为,从海外和历史的经验来看,平准基金具有提振股市信心、推动股市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表示,平准基金通常是资本市场的一种政策安排,它是由政府部门组织的一种基金,在市场有较大震荡回落的时候入市,用于稳定市场。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要想改变市场颓势,必须借助外力。外力就需要成立平准基金,入市直接买股票,从而稳定股市,稳定信心。资金规模上,杨德龙认为,针对A股市场现在的体量,平准基金规模应该是万亿元以上,才能有效提升投资者信心。中信证券研究分析称,结合市场实践,平准基金的规模多在总市值的3%至6%之间。据此测算,截至2023年10月23日收盘,A股总市值为76.80万亿元,如设立平准基金,规模预计在2.3万亿元至4.6万亿元。“当前的股市格局之下,是否适合引入平准基金、仅有平准基金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有多大规模资金等,都是需要进一步审慎研究的。”桂浩明表示,目前市场对平准基金有一定的呼吁是正常的,但该问题还需慎重对待,需要做出妥善的安排。
【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开启,国内油价或迎“二连降”】24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开启。综合机构观点来看,油价有望迎来“二连降”。本轮计价周期以来,国际油价呈现跌后反弹的走势。截至北京时间23日中午12时,WTI原油期货本轮计价周期内累涨超1%;布伦特原油期货本轮计价周期内累涨4%左右。但均价较上一周期仍有回落。金联创分析,本轮周期内,影响油价走势的主要因素有三点:一是,周期伊始市场对巴以冲突导致石油供应中断的担忧逐渐缓解,国际油价一度回落;二是,市场担心美国因伊朗参与此次冲突而加强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原油供应或进一步收紧;三是,8月份沙特原油出口量降为近28个月来的最低水平。需求方面,各大机构纷纷上调预期,OPEC预计因石油需求达到历史新高,四季度石油缺口将创纪录新高。中新经纬梳理发现,国内成品油在今年已历经二十轮调整,呈现“十涨七跌三搁浅”的格局,汽油价格累计上涨970元/吨,柴油价格累计上涨935元/吨。此次价格若下调,将是2023年的第八次下调。
图1 10月23日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
图2 10月23日各指数涨跌情况
图3 2023年各行业涨跌幅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