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火的”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使得集中采购中拟中选药品大幅降价,平均降幅达53%,最大降幅达到90%。那么,什么是药品集中采购?什么是药品带量采购?什么是一致性评价?为什么会使药价大幅下降呢?如何保证降价后的药品质量?
什么是”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试点地区范围为4+7个城市,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大概占到全国30%的市场。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指多个医疗机构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组织(例如: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以招投标的形式购进所需药品。
药品范围一般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服务的临床使用药品,尤其是常规使用、用量较大的药品。
表1 我国药品集中采购的演变历程
简言之,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集中采购,药企间市场化竞价,最终达到以量换价的效果。
为什么集中采购能促进药品降价?
带量采购:药品集中采购时,要明确采购数量,这样,药企就可以针对具体采购数量进行报价,达到以量换价的目的。简单说,就是多买更便宜。
带量采购两大优势:
一,带量采购中,采购方要明确采购药品数量,买卖双方可以针对交易细节开展谈判。带量可以给药企明确的销售承诺和预期,方便企业安排生产和销售,控制成本,从而可以给出更优惠的价格,让患者获得更多收益;
二,减少药品销售过程中的灰色空间。带量采购可以更加明确采购结果,提高确定性,减少药品购销过程中的灰色地带。
三,及时付款,保证质量。
入围药企和药品
在《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中,截止11月份,共46家药企符合本次带量采购要求。
表1 30家仿制药厂家
表2 16家原研药企
此外,另有600余家药企暂未通过一致性评价,无缘本次招标。
第一批带量采购公布了31个采购品种名录,25个中选,6个品种流标。其中,氯吡格雷口服常释剂型采购量最大2.938亿片、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20mg采购量1.567亿片、氯吡格雷口服常释剂型25mg采购量达1.832亿片,均规模过亿。
25个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降价效果明显。其中,原研药吉非替尼片降价76%,福辛普利钠片降价68%,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低25%以上。
什么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如何保证低价药品的质量?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指要求市面上的仿制药质量达到与原研药一致的水平,质量和疗效要求一致,还要求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调整原则上是不超过三年的,未来,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要被淘汰。
本次《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中涉及到的药品,要求必须通过一致性评价,以保证降价后的药品质量。
对于一个药品,生产该药品的药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家数越多,该药品的竞标过程越激烈,最终达成的采购价格也会越低,对老百姓更加优惠!
另一个保证药品质量的工作是:采用近红外光谱建模等检测方式,一年至少两次的抽检。申报药品中选后,药企必须接受采用近红外光谱建模等检测方式对每批次药品进行监测,以确保药品在中选前后质量稳定一致,并且必须接受一年至少两次的抽检和必要时进行的飞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