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曾经的电影院线五强之一的星美影院在全国掀起了关店潮。截止到11月末,全国经营的320家影院中已有140家短暂停业,约11家有可能将于不久之后因集团不能支付租金而失去赎回权。。
对于星美关店事件,很多人认为是其扩张速度太快导致的。2013年星美只有83家影城,到2017年底,星美已经增加到365家影城、2290块屏幕。影院收入远远不能覆盖快速扩张带来的高成本,2017年,全国十大院线中,星美是唯一亏损的院线。
事实上,关店的不止星美一家,今年以来多家影城由于种种原因,或面临歇业,或暂停营业。据统计,今年前10月,倒闭或者停业的影院有300家左右,其中10月份就关闭了95家。很多影院还面临着亏损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是影院数量供大于求。
众所周知,电影院在整个电影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电影票房的产出来自每一块银幕,再加上国家出台投资影院补贴政策,近年来国内很多地方都热衷投资电影院。2017年全国影院为10176家,与2015年的6798家相比,增长了近50%。影院的供过于求,让很多多影院的观影业务毛利率逐年走低,一些影院的观影业务毛利率甚至为负,这使得不少影院最终选择关门。
除了影院的关门潮,今年的电影票房也比较低迷,国庆黄金周的十月全国票房为36.4亿,与去年10月的51.5亿相比,下降了15.1亿。这让很多人开始怀疑影视业的寒冬来了。
12月7日上映的《海王》,票房两日破4亿,经过一个周末票房更是破了7亿;近期小成本电影《无名之辈》,凭借好口碑一路逆袭,如今总票房已破7亿大关。看到这几个数字,你还敢说影视业的寒冬来了吗?今年票房的惨淡主要还是因为优质的电影太少,并不是市场需求的低迷。去年口碑好的电影有《羞羞的铁拳》、《追龙》、《英伦对决》等,而今年却寥寥无几。目前,电影业在创作上的跟风、浮躁依然在延续。新的题材成为爆款后,观众就会受到这一题材的接连轰炸,比如前几年的青春题材。
截止到11月25日,全国总票房已经达到了559亿,超过了2017年的票房。《海王》再加上12月的贺岁档,今年全国总票房还是有望达到600亿的。今年的贺岁档电影基本是新导演领衔,比如肖央自导自演的奇幻喜剧《天气预爆》,开心麻花的《人间·喜剧》,动作片《素人特工》《叶问外传:张天志》,青春片《狗十三》,王千源主演的悬疑片《大人物》等。
说寒冬还为时尚早,但是诸多事实说明,影视业在经历转折期。相信突破“拐点”后,电影院乃至整个影视行业都会进入到一个更稳定、更成熟的后续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