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规模备案情况
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私募数据,截至2018年7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093家,较上月增长0.79%;已备案私募基金74777只,较上月增长1.25%;管理基金规模达到12.79万亿元,较上月增长1.46%。增长率整体趋缓主要是由于资管新规的实施给整个资本市场带来巨大影响,叠加中美贸易争端以及美联储加息的外部环境,诸多不利因素导致股票市场持续下行。
私募基金整体业绩回顾
受贸易战的影响,1-6月份A股市场一路下挫,虽然7月份略有回调,但是今年以来A股市场跌幅仍然很大,所以股票策略今年以来表现很差,整体跌幅较大。上半年固定收益策略的收益率为负,随着7月份货币政策及监管政策的边际放松,今年以来的收益率扭转为正。得益于高频量化CTA策略的不错表现,CTA策略的收益率是各策略中最高的。随着7月份整体市场的上行,相对价值策略也从上半年的负收益率扭转为正。
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数量位于前五名中的北京、深圳和广州的收益率水平都低于全市场平均。在私募行业,“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作为传统私募重镇,无论规模还是业绩多年来占据重要地位。过往私募业绩表现突出者几乎均从私募重镇中产生,其他地区私募染指难度巨大。不过今年,这一现象悄然改变,不少来源于非一线的私募渐渐崭露头角。
后市展望
上半年受中美贸易战影响,A股市场一路下跌。7月份,前期中美贸易战、监管风险、信用风险等利空消息形成的下行压力基本释放,同时资管新规落地,监管政策边际放松,使得A股市场出现弱势反弹,上证综指上涨了1.02%。板块方面,前期强势的医药板块因受疫苗事件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大幅回调,大金融表现强势。受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补基础设施短板的影响,钢铁,建筑材料,建筑装饰等基建行业大涨。7月中旬以来财政金融政策动作频频,债市的宏观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货币政策及监管政策的边际放松,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有所修复。受国际局势动荡和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影响,7月商品趋势明显,中国商品综合指数上涨2.34%。
近期美元指数的走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都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在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至6.935,离岸人民币汇率跌破6.95关口。每一轮美元的升值周期中新兴市场都面临着股市下跌的风险,但是中长期来看美国加息进程无论从幅度还是速度上进一步提高的空间都不大,中长期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大。加上7月底政治局会议表达了明确的宽松政策,预期A股将延续7月份的反弹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