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第十届私募金牛奖隆重揭晓,而如此同时,基金业协会也公布了注销20家异常经营私募管理人登记的公告,而这其中,也曾包括当年的私募冠军。
协会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的有关规定。现有2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满足注销条件。其中,上海隆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17家机构未能在书面通知发出后的3个月内提交符合规定的专项法律意见书;淮北市倚天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春晓汇商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嘉禾财富(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不能持续符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要求。
此次被注销的私募中不乏明星私募
北京春晓汇商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这家新锐VC管理着五期人民币子基金,累积基金管理规模近20亿元,一度投出了多个明星项目,自称为“独角兽搬运工”。而在去年P2P爆雷后,与春晓资本有关联的5家平台,包括聚财猫、君融贷、石头理财、牛板金、抓钱猫等先后被立案。此后又被曝出涉嫌关联融资甚至自融,其创始合伙人韩越也被警方逮捕,而如今被注销,似乎也在市场的医预料之中。当然和春晓资本命运相同的是有罗振宇背书的贝米钱包以及涉嫌自融的国盈投资。
“涨停敢死队”陈贇的私募也中枪。作为原“福建涨停敢死队”的领军成员,陈贇在二级市场也是很有名气。作为职业股民,其自己摸索的“涨停追击战法”,曾在2005年、2006年牛市期间,为其赚取数十倍的收益。在2013年陈贇创立了自己的私募公司——福建旭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业内也是小有名气的一家私募。但是在2015年股灾后,其业绩就比较一般,到2016年8月,旭诚资产甚至被福建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原因是“未按规定对部分私募基金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而在此次公布的名单中,该公司已经被注销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背后变化和原因耐人寻味。同样的,还有顶风作案的安州投资也被注销,其因实际控制25个账户操纵节能风电价格,因未按规定披露超比例持有京山轻机等股票而连续两次被处罚。
创势翔、倚天投资,当年的“私募冠军”也在此次被注销的名单中。2013年和2014年,创势翔凭借其高收益一举打败私募一哥徐翔的泽熙成为私募界首个两连冠。后因2016年踩雷欣泰电气而一蹶不振。另一位“私募冠军”倚天投资的总经理叶飞曾在2007年获得CCTV中国股市民间高手大赛总冠军。其新浪微博认证身份为“阳光私募基金经理!CCTV证券讲师!独立经济学家!十七年专业机构投资者!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代表!”而倚天投资也因言过其实的宣传引来了监管层的关注。2016年7月, 叶飞被安徽证监局要求接受监管谈话,倚天投资被出具警示函,原因为其部分私募基金产品公开和夸大宣传、未按合同约定管理、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此次协会注销如此多的明星私募,一方面是因为监管趋严,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私募的赚钱效应不佳。
而中小私募的生存危机其实早在2018年的2月份就开始了。
根据展恒基金金方数据库的数据统计显示,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连续14个月缩水,从2018年1月份的2.61万亿下降到了2019年3月份的2.11万亿,14个月内缩水了5千亿。一直到4月份,受益于A股市场的反弹,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规模才首次实现增长,较3月底增加了0.25万亿,增长了11.85%。
同样的,在有净值更新的10550只股票策略私募基金产品,有百分之九十的产品成立于2015年之后,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产品成立于2015年之前。这意味着成立时间在5年以上而且还未清算的产品数量占比非常小。尤其是在去年,市场单边下跌的过程中,提前清算的产品高达2905只,到期清算的有也有7408只。
毫无疑问,私募野蛮生长时代已然结束。
从创世翔投资的黄平到“涨停敢死队”陈贇,这些明星私募们终究只是昙花一现,能够赢得“长跑冠军”的少之又少。在市场好的时候,或许尚可鱼目混珠,仗着信息不对称忽悠一些投资者的钱,但是一旦遇到类似2018年的行情,则原形毕露,自己受处罚不说,可恨的是投资者的血汗钱也血本无归。
或许,这是私募市场向规范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展恒基金还是再次衷心的提醒广大投资者们,选择私募要谨慎,购买私募更需慎之又慎,最好能找三方专业人士提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