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周末有个大瓜,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就是浙江宁波的一个土豪买的5.5亿私募无法兑付要手撕代销机构中泰证券,今天展恒基金君为大家梳理下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5月28日下午,署名为“浙江宁波一名投资者”向媒体发了一个邀请函,大致的内容是,2015年花了5.5亿买了中泰证券代销的私募冠石系列产品,遇到违约无法兑付,而且发现他是三只产品的唯一持有人,要在6月5日开媒体发布会炮轰中泰。
这位宁波投资人在邀请函中称,中泰证券业务部门多次表示,管理人很强,购买10亿元以内的产品没有任何问题,并且还附上了资产管理方——深圳冠石资产出具的保本保息函。保本保息函上写着,资管方深圳市冠石资产承诺如产品运作过程中出现净值跌破止损线情况,冠石资产或其委托的第三方将向委托人进行差额补足,保证产品年化率达到5.5%。众所周知,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
5月31日,中泰证券在官网上挂出了一则声明,就“宁波投资人5.5亿债券违约”一事进行了公开回应。中泰证券表示,该产品的亏损原因是“受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影响,所持部分债券出现了评级下调、违约等情况,流动性受限;中泰作为托管人及代销,已经做了积极的协调;投资人出具的承诺函上的保本保息,是私募公司自己承诺的,上面没有中泰的盖章;对于投资者的不合理要求,将无法予以满足。
中泰证券频繁踩雷
对于中泰证券来说,被曝出“踩雷”“兑付危机”等问题已不是第一次。
2015年,中泰证券发起的一支私募产品出现兑付危机,涉及300多位投资者,募集金额高达1.61亿,经客户举报后警方介入调查。中泰证券对此事表态称,公司对该私募产品并不知情,是公司前员工彭某的个人行为。可能涉嫌非法集资。而彭某则坚称牵头私募产品是职务行为,中泰证券这事赤裸裸的甩锅,把自己当“背锅侠”,自己手上有会议纪要等证据可以证明。虽然案件最后以彭某被判刑收尾,但当时业内一度对中泰证券质疑声四起。
2018年,中泰证券销售的“泰融1期”,因持有的“永泰能源2018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资券”未能结清银行贷款,永泰能源另一只银行间短期融资券“17永泰能源CP004”未能按期足额兑付本息,从而触发了“18永泰能源CP002”的交叉违约,致原定2018年7月2日开放赎回的“泰融1期”发生实质违约,违约金额2.8亿元。因此,济南中泰证券总部遭数名投资者拉横幅讨要说法,中泰证券被指在销售“泰融1期”基金时存在虚假宣传以及误导行为,并且在该基金运行过程中未尽到托管人的义务和责任,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管理人冠石资产
土豪买的三只私募产品是冠石泰盈1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浙分-冠石定制1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泰诚-冠石-泰盈3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都是深圳冠石资产旗下的产品。泰盈1期成立于2017年6月7日、浙分冠石成立于2017年9月6日、泰盈3期成立于2018年4月9日,存续期限均为5年,规模分别为2亿、2亿、1.5亿,合计为5.5亿。
深圳市冠石资产成立于2012年12月,2014年7月在协会备案,注册资本为1000万,专注于债券投资。冠石资产的法定代表人及实际控制人为文勇军,文勇军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后赴美留学修得了美国迈阿密大学金融硕士,具有超过17年的股票和债券量化分析和投资管理经验,曾任北京市西木投资、香港Office Essential公司的投资总监,及美国JH Partners私募基金的执行董事。
对于此事件,深圳冠石资产的工作人员称,不清楚此事,文勇军目前在国外,且表示深圳主要是做销售,研究、投资、交易都是在北京,而北京的办公室未作出回应。
最近,有不少私募爆雷,所以投资者在购买私募时,应该去了解一家私募整体的投研体系,一只基金背后的投资逻辑,而不是盲目选择。关注展恒基金,为你推荐优质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