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持续走高,成交量维持在高位,已经可以感受到类似2006-2007年和2014-2015年类似的全面牛市行情。根据万得全A的240日市场宽度数据,当前市场已经逐步类似前两次全面牛市。(万得全A的240日市场宽度定义:万得全A成分股超越自身240日均线的比例)
在全面牛市行情中哪类群体更收益呢?根据《Wealth Redistribution in Bubbles and Crashes》文章研究,我们可以窥见在上次牛市中哪个群体在牛市总获得了收益。
研究背景
研究聚焦于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的中国股市,在这18个月里,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戏剧性的牛熊转换。上证综指从2014年7月的2000点左右开始上涨,在2015年6月12日达到5166点的峰值,涨幅超过150%。随后,市场急转直下,到2015年底跌至3500点左右,跌幅超过30%。这一极端的市场波动为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样本,使研究者能够观察不同类型投资者在市场剧烈波动时的行为和表现。
研究使用了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全面行政数据,具体而言:
1. 数据覆盖:涵盖约4000万个投资者账户的日度交易和持仓记录。
2. 数据频率:日度数据,这种高频数据在金融研究中极为罕见。
3. 数据完整性:包含所有投资者的完整记录,各账户持仓之和等于每只股票的总流通股数,买卖交易之和等于该股票的日交易量。
这种数据的精确度和全面性使得研究者能够:
- 捕捉投资者在市场快速波动时的即时反应。
- 精确追踪不同投资者群体间的资金流动。
- 准确计算各投资者群体的损益情况。
投资者分类
为了深入分析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行为,研究将投资者分为三大类:
1. 个人账户:占交易量的86.6%
2. 机构账户:主要是金融机构,占交易量的11.7%
3. 公司账户:非金融公司和政府相关实体,占交易量的1.7%
其中,个人账户又按账户总资产(包括在沪深两市的股票持仓和现金)分为四组:
- WG1(普通投资者):50万元以下,占个人投资者账户的85%
- WG2:50万-300万元,占12.5%
- WG3:300万-1000万元,占2%
- WG4(超级大户):1000万元以上,占0.5%
研究重点关注WG4(最富有的0.5%)和WG1(85%普通投资者)这两组投资者的表现对比,这种对比突出了财富差距最大的两组投资者,有助于凸显投资行为和结果的极端差异。
主要研究发现
1. 资金流动模式
研究首先分析了不同投资者群体在牛熊市中的资金流动模式。结果显示:
- 在牛市阶段(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12日):
* 个人投资者整体净流入1.1万亿元
* 机构投资者净流入800亿元
* 公司投资者净流出1300亿元
- 在熊市阶段(2015年6月12日至12月底):
* 个人投资者净流出8000亿元
* 公司投资者(主要是政府支持的"国家队")净流入9500亿元
数据来源:《Wealth Redistribution in Bubbles and Crashes》
更引人注目的是个人投资者内部的差异:
- WG4组(最富裕的0.5%)在牛市早期大量买入,净流入7090亿元,并在市场见顶前开始减持。
- WG1组(85%普通投资者)在牛市反而净流出1280亿元,在熊市初期净流入320亿元。
数据来源:《Wealth Redistribution in Bubbles and Crashes》
这种行为模式揭示了富裕投资者可能具有更好的市场洞察力和择时能力。
2. 财富再分配效应
研究进一步计算了各投资者群体因交易活动产生的盈亏,结果令人震惊:
- 在整个18个月样本期内:
* WG4组获利2540亿元,相当于其初始股票资产的31%
* WG1组损失2500亿元,约占其初始股票资产的28%
数据来源:《Wealth Redistribution in Bubbles and Crashes》
为了突出这种财富再分配的特殊性,研究还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这一相对平静的市场期间的情况。结果显示,在平静市场时期,最富裕的0.5%投资者的交易获利最多不超过210亿元,相当于其初始股票资产的1-3%。这与泡沫崩溃期间30%的获利形成鲜明对比。
研究结果总结
(一)财富再分配情况
总体趋势:在 2014 年 7 月至 2015 年 12 月的泡沫 - 崩溃时期,底部 85% 的家庭因积极交易相对买入并持有策略损失 2500 亿元,而顶部 0.5% 的家庭收益 2540 亿元。底部家庭组累计损失占其 2014 年 6 月底初始股权财富的 28%,顶部家庭组收益占其样本初期财富的 31%。
市场层面影响:约 1000 亿元的财富再分配可归因于市场层面的交易收益和损失,即假设所有投资者交易市场投资组合时的情况。
投资组合选择影响:其余 1500 亿元的再分配是投资组合选择异质性的结果。
(二)投资技能差异
市场时机把握能力:通过构建杠杆投资组合并回归市场收益,发现初始股权财富与市场时机把握能力呈正相关。底部 85% 的家庭每日时机阿尔法为 - 2.1 个基点,顶部 0.5% 的家庭为 0.5 个基点,差异显著,暗示每年 6.5% 的回报差异,18 个月约 10% 的差异。同时,账户价值与杠杆投资组合的平均贝塔也呈正相关,底部组平均贝塔 0.94,顶部组 1.19,差异 0.25,在样本期间因市场累计回报 40%,此贝塔差异导致约 10% 的累计回报差异。
交易与股票特征关系:在牛市期间,较富裕家庭倾向持有高贝塔、大盘、价值和可融券股票,而较贫穷家庭则相反;熊市期间,关系逆转。此外,最富裕家庭在整个样本期间押注短期股票回报逆转,其他三组则追逐短期回报。
股票回报预测能力:通过 Fama - MacBeth 回归,底部两个家庭组的资本流动显著负向预测下周股票回报,顶部家庭组显著正向预测。如底部家庭组每周资本流入增加一个标准差,预测下周回报降低 0.48%,顶部家庭组则预测下周回报升高 0.44%,差异 0.93%。在平静市场时期,这种差异仅为 0.19%,表明在市场波动和交易量异常高的时期,股票选择能力异质性对家庭财富不平等的影响大幅放大。
普通投资者如何破局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打破股市 “七亏二平一赚” 的困局极为困难。以 2014-2015 年中国股市为例,底部 85% 的家庭因投资能力不足损失惨重,而顶部 0.5% 的家庭凭借专业优势获利丰厚,这一差距源于知识、信息与资金的全方位悬殊。
不过打不过可以选择加入,普通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基金,选择专业基金经理,借力丰富经验与信息渠道,合理配置资产降低风险,避免自身频繁交易和不合理的投资组合造成的损失。
风险提示:
基金投资可能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类型。这些风险可能影响基金的收益水平甚至本金安全,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并评估风险。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弘酬投资认为可靠的公开可获得资料,但对这些资料或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正确性弘酬投资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弘酬投资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印、传送或出版,否则均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就本报告内容及其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错误、疏忽、误解或其他不确定之处,弘酬投资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