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私募“水土不服”?早已“花式”布局中国市场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19-10-23 阅读量:1160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外资私募也正加速进行布局。截至10月21日,已经有富达利泰、桥水、瑞银、安本、元胜等22家知名外资在基金业协会备案成为私募管理人,合计发行产品52只,资产管理规模接近60亿元,产品涉及主动管理股票、债券、量化、多元资产等多个类型。

很多人还在担心外资私募会“水土不服”,其实早在在监管允许WFOE公司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之前,很多外资公司就已经在布局中国市场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资产管理服务,也积累了相对丰富的国内投资经验。


QFII/RQFII模式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最重要的制度之一。自2002年实施QFII制度、2011年实施RQFII制度以来,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400家机构投资者通过此渠道投资于中国金融市场,在分享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红利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外资私募中的贝莱德、瑞银、富达利泰、施罗德、景顺、路博迈、富敦、安中、惠理、安本标准、毕盛等公司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近期,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改革又有了新的进展,全面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的举措,势必会使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便利性再次大幅提升,中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也将更好、更广泛地被国际市场接受。


合资公司模式

中外合资公司,是指中国合营者与外国合营者依照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并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及亏损的企业。

外资私募中的贝莱德、瑞银、施罗德、景顺早早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进入了中国市场。

景顺于1935年12月成立,在超过25个国家经营业务,目前于纽约证券易所上市。2003年,与长城证券成立了首家中美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49%。目前景顺长城的管理规模是2044.7亿元,在全市场137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中排名第22。


投资顾问模式

元胜、英仕曼等外资采用了投资顾问的模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管理规模最大外资私募元胜早在2012年,就作为期货研究技术提供商,与华宝兴业基金合作发行了基金专户产品。

英仕曼在2014年与中信证券合作,作为投顾成立中信证券宏量资产管理计划,在中国开始实盘交易。

相信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参与中国市场的程度会越来越高。此前,作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里奥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出投资中国很有必要!。中国市场的投资价值不言而喻。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