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资产估值套路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20-02-26 阅读量:1068

受疫情影响,年后全国人民居家隔离,在这段异常压抑的时光,A股市场可谓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拥抱,量价齐升。看着年后几乎60度向上的指数,无论你买的是基金还是股票,是否有这样一个问题越来越在你心中回响:我买的是啥玩意儿?这东西到底值多少钱?

 

本文就为大家提供一些权益资产的估值套路。

 

通常,估值过程包含以下4步:

1. 理解商业模式。行业与竞争格局,财务报表以及其他公司公告等;

2. 预测公司表现。预测营业收入、利润、分红、财务状况等;

3. 选择合适的估值模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估值模型;

4. 确定估值。根据预测值以及必要的假设,输入模型得到估值;

 

具体来讲:

 

1. 理解商业模式

 

回答三个问题可以较好地覆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问题一:公司所在的行业吸引力怎么样?是否具备可持续盈利前景?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搞清楚行业结构,波特五力模型指出影响行业盈利能力的五个因素,分别为:①产业内竞争格局,竞争程度越低行业盈利能力越强,增量时代大家日子都不错;②新进入者威胁,行业门槛越高行业盈利能力越强;③替代品威胁,潜在替代品越少,或转换成替代品的成本越高,行业盈利能力越强;④供应商议价能力,供应商越多,议价能力越差,行业盈利能力越强;⑤购买者议价能力,市场需求越大,购买者议价能力越差,行业盈利能力越强。当然特定行业的特殊因素也不能忽略,如医药行业则需考虑人口学趋势。

 

问题二:公司在行业内的相对竞争地位如何?采取的竞争策略是怎样的?

 

公司市场份额的水平与趋势是重要的参考指标。波特归纳了三种竞争策略,分别为:①成本领先,即同样的产品拥有更低的成本;②差异化,提供差异化产品以获得溢价;③聚焦;寻找自身某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再采用成本领先或差异化策略。

 

问题三:公司已执行的策略表现怎么样?未来有什么打算?

 

成功的企业需要合适的战略与优秀的执行力。公司财务报表为评估公司表现提供了基础,不同行业分析各有侧重。两个值得一提的注意事项:①质性数据一定要考虑,如公司股权结构、专利、无形资产、潜在法律纠纷、其他潜在负债等;②预测时避免基于历史数据线性外推。

 

2. 预测公司表现

 

两种方法去进行预测。第一种为自上而下的方法,即从宏观分析入手,预测增长率如GDP等,进而分析行业层面的预测,最后到达公司层面;第二种为自下而上的方法,即从微观层面出发,根据公司业务情况,通过经营数据来预测。分析师通常综合考虑行业、竞争格局等因素,结合公司财务报表形成对公司营业收益、净利润以及现金流的预测,再根据质性信息主观判断进行相应的调整,最终形成公司未来表现的预测。

 

3. 选择合适的估值模型

 

估值模型大可分为两类,一是绝对估值模型,二是相对估值模型。

 

1)绝对估值模型,这种模型尝试确定公司内在价值,从而与其市场价格进行比较。最经典的模型便是现金流贴现模型(DCF),确定贴现率,将公司未来现金流贴现从而得到其内在价值。细分来讲则包括股利贴现模型、股东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公司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剩余收益估值模型。除了贴现模型,还有基于资产的估值模型,其核心思想为通过评估公司资产或其所掌握资源的市场公允价值,进而得到公司估值。

 

2)相对估值模型,这种模型尝试确定公司相对于另一家公司的价值,其背后的逻辑为相似的公司应该拥有相似的价格。我们常用的P/E指标便属于这类估值方法,它衡量了投资者每赚取单位收益所需要付出的价格。

 

4. 确定估值

 

除了将预测值输入模型得到公司估值外,有两个重要的方面需要考虑。一是敏感性分析,即输入模型的参数如果改变,对模型结果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模型假设发生变化,对结果影响有多大?等等;二是情景调整,一些特殊的情景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控制权溢价,即拥有公司控制权的股权市场会给与一定的溢价;流动性折价,即因市场不活跃而不得不折价交易等等。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