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 2019年计生协将继续做好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和优生优育指导等工作,着力帮助群众解决不想生、不敢生、托育难等问题。生育痛苦指数高、抚养成本高、入园难,是当前困扰我国许多育龄家庭、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为了让有生育意愿的家庭“生得起、生得出、生得好”,计生协还将建立网上婚孕检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计生协优生优育指导中心,鼓励各地探索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服务阵地;开展优生优育进万家活动,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我们似乎走上了日本的老路
日本社会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房价泡沫破裂后,便一直盛传日本失去的20年。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是人的问题。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在其《低欲望社会》一书中,曾说道:“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日本已陷入低欲望社会”。
如今,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医疗、教育成为压在中国人身上的新三座大山。再加上被爆炒的房价,人们的正常消费已经被严重挤出。而中美贸易摩擦又严重影响出口,投资的边际效用也在减弱。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同时出现问题。一切都和日本当年的场景太像了,更严重的是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没完成。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全民医疗的“赤脚医生”制度,使得人口健康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除了三年困难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迅速下降,再加上当时某种意义上的鼓励生育的政策,使得中国人口在转变初期就出现了“人口爆炸”现象。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口百年预测报告》预测,依照当下5.43的生育率趋势不变,中国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40亿。对资源限制、人口负担的担忧促使国家施行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实施,效果极其显著,生育率迅速下降至1.24,2015年的人口仅增长至12.8亿。

滑稽的是,全球第一的人口大国并没有出现当年所担忧的负担,其所衍生出的巨额消费市场反而成为当下国家对抗经济下行的最有效手段,所派生出的强大创新能力反而成为了当下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最合适的途径;而当年的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人口老龄化严重、生育率下降反而成为抑制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最大障碍。
庆幸的是,国家及时调整了人口政策。2013年11月,提出“单独二孩”的生育政策但是,2014年出生人口比2013年仅增加了不到50万,大大少于此前“放开政策生育水平会大幅反弹”的预期。如今,希望计生协能拿出当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决心和勇气,来着力帮助群众解决不想生、不敢生、托育难等问题,避免走向未富先老的境地,出现日本年轻人那种不买房、不结婚、不生育,甚至都不出门,放弃传统的生存和竞争欲望,退回到个人清汤挂面的低欲望社会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