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圈是一个“大佬”扎堆的地方,不同的背景、风格的私募基金经理群英汇聚。从年龄分布来看,也是从相对年长的50后,到较为年轻的90后皆有,“老中青”三代共同构成了私募圈的核心。
据不完全统计,私募基金经理中80后数量最多,占比达51.61%。他们出生在1980年至1989年,由于是实行计划生育后的一代,80后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甚至还有不少80后私募基金经理是海外学成归来,成为私募界“中流砥柱”。
相比之下,70后则成为第二大主力军,占比达31.9%,而60后与90后私募基金经理的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8.02%、7.98%。由于60后与90后大多是父辈与子女的对应,因此对投资的认知也存在较大分歧。除此之外,私募圈还有小部分的50后基金经理,占比仅有0.49%。
70、80后绩优私募基金经理代表有希瓦资产梁宏、汉和资本罗晓春、赛亚资本罗伟冬、明汯投资裘慧明等。60后明星老将中的代表人物,林园和但斌不得不提,他们经常活跃在各大媒体头头版头条,且在不少投资者眼中,二位都是“神”级的存在。
由他们二位分别创建的两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近期管理规模相继突破百亿,但斌的东方港湾成立于2004年,林园的林园投资成立于2007年,均是国内成立时间较早的老牌股票多头私募。
图片来源:网络
林园:深圳林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临床医学专业出身的他,于1989年以8000元入市之后,到目前其个人及家族穿透累计持有股票市值超过数百亿元。其中,1989年到1992年,短短三年的时间,他就赚了1000多万。即便是放到现在来看,也是妥妥的“股神”无疑了。
图片来源:网络
但斌: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作为最知名的“茅台铁粉”,他一直唱多茅台,微博中有近万条是关于茅台的。“如果有资金,想将茅台整个买下来”,足以见他对茅台爱的深沉。另外但斌还在2007年出版过《时间的玫瑰》一书,对投资哲学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