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7月社融规模1.01万亿元 不及预期】中国7月社会融资规模1.01万亿元,预估为1.625万亿元,前值为2.263万亿元。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103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086亿元,同比少增4775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221亿元,同比少减552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4385亿元,同比多253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93亿元,同比多418亿元。
2、【国办:加快研究建立违法严惩制度;2019年9月底前修订形成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国办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方案要求对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监管,加快研究建立违法严惩制度、惩罚性赔偿和巨额罚款制度、内部举报人奖励制度等,提高重点监管效能,让严重违法者付出高昂成本。方案提出,2019年9月底前修订形成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减清单事项,以服务业为重点试点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推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的清单代码体系,严禁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布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
3、【央地合力解题“稳定制造业投资” 系列支持政策有望出台】近期部委及地方纷纷发力稳定制造业投资。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已经就制造业投资形势、培育发展制造业集群等开展了调研,诸多利好制造业投资的相关政策正在酝酿。此外,8月份以来,地方发力重大工业项目投资,一批高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项目集中开工。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全国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趋稳。
4、【6000只!公募基金数量再上新台阶】截至6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数量已达5983只,距离突破6000只大关仅一步之遥。另据确认,截至7月底,公募基金的数量已超过6000只。梳理发现,就在公募基金数量再上一个台阶期间,除货币基金外,各类型基金均有增长,货币基金则由于收益率降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分层、类货基理财产品竞争等因素明显缩水。
5、【私募7月进入持续加仓模式 平均仓位达70%】7月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部分私募不惧调整,进入持续加仓模式。数据显示,7月末,私募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70%,股票仓位在60%至80%的私募占比24.3%,环比上升7.95个百分点,仓位超80%的或低于60%的都有所减少。
6、【科创打新收益惹眼 公募新添“甜蜜的烦恼”】8月12日上市的微芯生物以511.85%的涨幅,刷新了科创板开盘涨幅纪录,这让参与科创板打新的资金“亢奋不已”。事实上,科创板开市以来,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打新资金斩获颇丰。目前公募基金行业中,多将参与科创板打新作为基金产品重要的宣传点。但也因为打新,一些产品的底仓管理、规模管控等压力随之而来。
7、【300多亿元转债强赎箭在弦上 谁来填补优质资产空档期】随着平安银行股价昨日创出历史新高,平银转债赎回已经箭在弦上。在宁行转债即将赎回之际,平安银行股债表现如此强势,让不少资金开始担忧未来转债市场是否会出现又一轮“资产荒”。数据显示,宁行转债、平银转债累计规模为360亿元。“如果平银转债紧随宁行转债触发赎回,如此巨量的资金退出后,市场很难找到类似的理想替代品,特别是近期转债市场供给偏紧,估值水平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