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构:陆股通仍将是外资投资A股主渠道】QFII额度限制取消,反映了监管层深化金融市场开放、引入更多长线资金的决心,长期来看有利于改善A股投资者结构,后续可能会有更大力度开放政策出台。综合来看相比QFII,陆股通是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的主要渠道,QFII额度放开短期内预计增量资金有限,QFII的额度大小尚未构成外资流入A股的天花板。
2、【李小加:港交所与伦交所合并可为股票等方面的互联互通提供新的路径与通道】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发表网志,解读香港交易所提议与伦交所合并。李小加称,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不断深化提升连接东西方桥梁作用的标志性举措。对于中国内地而言,交易可为股票、债券、指数、其他金融产品等方面的互联互通提供新的路径与通道,为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融入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金融平台,利于中国对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充分利用。
3、【险资已加仓!看好“金九”行情进一步延伸 重点“补货”这两大板块】多数保险机构正抓住“金九”行情适时调仓或适度加仓,把握风险偏好上升背景下成长股的结构性机会,其配置主线或是“消费+成长”。多位保险机构投资总监认为,短期来看,大成长趋势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下一阶段,在消费、医疗、科技创新等领域中寻找好的标的。
4、【监管接连出招限制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数量】近期监管层对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只产品的情况进行了进一步规范,要求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最多管理10只产品,被动型产品的基金经理最多同时管理15只产品;如果新发基金申报时出现“超标”,则会让基金公司进行调整。
5、【50ETF期权持仓量屡创新高 业界期待丰富期权品种】截至昨日收盘,50ETF期权合约总持仓达431.91万张,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3.14万张,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ETF基金加速扩容,机构对冲避险需求不断提升,这是50ETF期权持仓量屡创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目前仅有的50ETF期权产品已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期待有更多期权产品推出。而证监会9月10日发布的“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12条”中,就提到了“丰富期货期权产品”。
6、【半仓以上私募占比创今年来新高 7月以来科技股持仓增幅最大】截至8月末,CREFI指数成分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为73.10%,较上月末增加3.11个百分点,其中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被较大幅度增持,持仓占比已接近历史高位。科技板块则成为不少私募近几个月的心头好,7月以来,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等一直是私募持仓增幅最大的行业。此外,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投资从底部反弹,私募配置比重也逐步增加。
7、【股票指基再挑大梁债券指基爆发 基金发行市场百花竞放】在今年股债双牛行情下,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显著回暖:新基金发行总份额和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均创2016年以来新高,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更已创下年度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指数基金继续占据股票型基金发行大头,同时债券指数基金今年大爆发,发行份额占债券型基金比例达到43.43%,成为债基发行份额创新高的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