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管理人中管理人(MOM)产品指引(试行)》的公布,券商、资管以及基金公司等都对MOM产品充满期待。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很多金融公司摩拳擦掌,积极筹备,蓄势待发。
《指引》主要明确了以下五点内容。首先是明确了产品的定义和产品运作模式;其次,它界定了参与主体的具体职责;第三,《指引》确定了管理人及投资顾问应具备的相关能力;第四,《指引》对产品投资运作进行了规范;最后,它强调要加强风险管控及相关利益冲突的防范。
在《指引》公布以后,券商资管部门可以通过发行私募MOM来对接银行理财资金,这一运作模式符合了资管新规关于嵌套层级的规定。另外,发行私募MOM有助于券商资管发挥其专业的投资研究能力,同时也满足银行理财资金多种多样的资产配置需求。业内普遍认为,MOM的推出对于基金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金公司可以凭借扎实的投研能力,参与到母基金的管理之中,这有利于优化基金行业整体的资源调配。
对证券行业来说,短期券商板块有两方面的积极因素托底,一方面,头部券商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超出预期;另一方面,券商板块目前处于低估值位,风险收益比提升。因此整体来看,目前短期投资者需提防风险,长期投资者可以进行左侧布局。从长期发展角度看,头部券商的发展空间很大,值得期待。首先,当前的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各个国家的央行都进入降息周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长期边际宽松趋势将保持不变,这有助于市场交易活跃度的稳步提升。其次,资本市场增量改革政策逐渐落地,相应的带动了存量业务的改革,为券商的业务拓展了边界。随着证券业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化,综合实力突出、风控制度完善的头部券商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相比于私募FOF,私募MOM持仓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其风险管理相对更方便,因此很多金融业相关人士都看好私募MOM的发展。在FOF的运行模式中,管理人看不到其子基金的持仓变化,同时也没办法了解到子基金汇总后形成的风险收益特征。而与此不同,MOM管理人所管资金都在自己的资金账户体系内,持仓透明度比FOF高,更有利于底层穿透监控,同时方便管理人做风险管控。因此,私募MOM更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私募MOM开闸,为行业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目前私募MOM业务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地方。例如,在私募MOM整体收益为负的情况下,其中个别收益为正的投资顾问能否获取业绩报酬?基金管理人的交易细节和持仓明细都要展示给私募MOM的母管理人,对于头部私募来说,具体交易细节的不完全保密有可能影响他们参与MOM的积极性。另外,收益表现处于中上水平的私募管理人很可能不愿与业绩表现处于尾部的为伍。随着MOM的推进,私募领域的集中度与整体业绩表现将会进一步提高,头部私募未必会积极参与。最后,目前我国私募MOM投资处于人才短缺状态,虽然与私募FOF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MOM到底应该如何管理,怎么做风险监控和绩效分析,国内具备相关经验的人员和机构很少。因此,未来私募MOM将发展如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