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市以来,虽然受疫情影响开盘大跌,但是随着抗疫相关医药概念股、在线教育概念股、新能源车等的火爆,创业板指节节攀升,牵引着上证综指等主要指数再度不断走高,市场人气渐趋亢奋,A股火爆。
回顾近两年,上证指数向下较大的跳空缺口有两次,前一次是2019年5月6日,这次的跳空缺口经历了8个月的时间收复;最近一次则是是2020年2月3日,只用了10个交易日就完成收复。1月23日到2月18日,A股近乎完成了一个3000点的轮回,从沪指收盘跌破3000点到盘中再度逼近3000点,A股有哪些亮眼表现?
首先,增量资金积极入场。在最近这次的A股反弹中,增量资金积极入场,量能放大是最明显的体现。昨天(2月18日),两市合计成交9999.5亿元。据相关数据显示,1月23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为10269.37亿元,2月18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10620.65亿元,增加351.28亿元。与此同时,北向资金大举净流入。相关数据显示,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规模1月23日为10318.68亿元,2月18日为10662.7亿元,增加344.02亿元。
其次,出现多个爆款“日光基”。最近“日光基”频频出现,这也是增量资金的重要源头之一。上周同时诞生了三只“日光基”,本周也被称为基金发行“超级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本周(2月17日-21日)将共有超过17只基金启动发行,其中聚集了众多基金投资界的实力大牌公司。
再次,科技主线逐渐显现。行情发展到现在,科技股的“团宠”地位可谓愈加巩固。前天(2月17日),多只科技主题ETF成交额再度突破10亿元,半导体主题、5G主题等ETF位居周涨幅榜前列。
最后,创业板演绎“结构牛”。2月18日,创业板指数再创反弹阶段新高。从走势看,创业板冲高-回落-再反弹,日内便完成了指数调整需求。这种日内完成调整前期更多是出现2013年-2015年的大牛市期间也多有。2013年-2015年创业板牛市期间,市场最响亮口号是“买股只买3开头”,而在近期,市场似乎又在朝着这个方向演绎。
综合以上表现可知,A股正迎来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中小创企业目前处于向上的盈利周期阶段,蓝筹白马和中小创两者的盈利位置发生了变化。从2019年年报业绩预告来看,创业板公司在2019年四季度业绩增速出现了明显上升,盈利周期向上的趋势在持续。此外,从疫情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来看,代表新经济的中小创公司,整体上与宏观经济的相关系数较低,因此受到的影响也会相对更小。第二,目前政策基调仍以稳增长为主,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呵护市场流动性略显宽松。第三,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在不断完善,再融资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近期相关科技主题基金爆款频现,在此推荐几只近期涨幅较好的科技类基金:近一周收益为9.79%的华润元大信息传媒科技(000522)、近一周收益为5.44%的东方创新科技(001702)以及近一周收益为5.27%的国联安科技动力(00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