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的胡润《2018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发布。这份长达36页的报告不仅揭示了中国中产阶层和新中产圈层的特点,描绘了他们的财富观,更是对中国新中产阶段的一次全面解读。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8月,在中国大陆中产家庭数量已达3320万户,其中新中产达到1000万户以上。
什么概念?
胡润研究院将中产阶层定义为:在除去家庭衣食住行等方面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后,仍具备更高消费能力及投资能力的社会群体,设定中产家庭基本消费支出占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一线城市家庭年均收入要达到30万以上,二线城市在20万以上,且家庭净资产在300万以上。
而“新中产”除了要有不错的家庭收入和财富条件(家庭年均收入65万元以上)之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本科以上)及稳定的生活环境(比如常住地至少拥有1套房产,最好有私家车)等条件。
可怕的不是中产阶级数量越来越多,而是中产阶层之间也在迅速拉开距离并进行分层,一群“新”中产正在快速崛起。
尽管对于中产阶层收入或财富的指标各方有不同观点,估算出来的群体规模也大相径庭。但不可否认的是,中产阶级都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支柱力量。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社会阶层的演变过程,也是行业的发展空间和企业的机遇所在,新中产的消费特点正孕育着未来相关产业爆发的机会。新中产人群寻求“休闲享受”的消费理念,体现在消费结构上就是他们在休闲娱乐方面的消费占比最高,其次,金融保险、理财等也是重点消费领域。而这些行业也必定是未来发展风口。
当然,新中产也有焦虑,比如子女教育、父母养老、职业发展和健康与医疗,而投资理财已经成为新中产阶级的第二大焦虑。这种焦虑一方面来自对理财风险控制的担忧,他们要思考如何应对货币贬值,希望通过投资理财“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则是对于中产身份的焦虑,担心从中产阶层跌落,渴望通过不断积累财富保住阶层地位或进入更高的阶层。
如何减少这种焦虑和压力?自然是寻找投资理财新出路。不少人对投资理财并不是很了解,依旧面临着“想理财却不知如何理财”的尴尬局面,而一直以理财服务为主要业务的理财顾问未来必定会成为这些新中产的首选。
此次新中产专项调研还发现,新中产人群对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指数显著乐观,其中尤以90后信心指数最高。对于年轻一代的90后来说,可能是这一年龄群体生活压力尚未显现,因此更为乐观,但也正是90后年轻一代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自信力预示着国家经济积极的向好趋势。
有房、有车、有钱、有学历,你拖“新中产”后腿了吗?鉴于新中产人群的平均年龄是35岁,小编默默把拖后腿的原因归结为年龄还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