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兴全基金副总经理傅鹏博离职的消息在基金圈炸开了锅。小编知道,手中持有兴全社会责任这只基金的客户真的蛮多。
傅鹏博,兴全社会责任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自2009年起其独自担任基金经理长达9年之久,长期优异的业绩,也使得傅鹏博在基民中赢得良好的口碑。
从2009-01-17 ~ 2018-03-21,这9年多的时间里,傅鹏博管理的兴全社会责任混合取得430.45%的任职回报。
2010年—2017年,8年间业绩相较于沪深300指数、同类平均而言也是优多劣少。
数据来源:展恒基金网http://www.myfund.com/
要知道,傅鹏博不仅是兴全基金的高管,也是兴全的明星基金经理。拥有这样超强的赚钱能力,基民当然舍不得他离开。
不过,不论基民们是否愿意接受,基金圈新一轮的走马换将季确实来了。自去年11月以来基金经理离职率出现明显上升。共有53位基金经理离任,新聘任86位基金经理,涉及公司72家及281只基金。而进入12月以来这一速度也在上升。而从去年全年数据来看,共有473位基金经理离任,新聘基金经理人数达到710位。涉及119家基金公司,这也意味着几乎每家基金公司均有基金经理离职。而业内人士透露,与以往基金经理集体奔私情况不同,去年基金经理变动多数在业内流动,其中不乏团队集体离职案例。
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数据, 截至3月23日,2018年内已有23家基金公司的高管发生变动。
2018年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变更公告
数据来源:展恒研究中心
数据截止日期:2018年3月23日
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数据,截至3月23日,2018年内已有559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发生了基金经理变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基金业的人员流动和其他行业一样平常。但每每一有任何风吹草动,就牵动各方关注。
这可不是八卦。谁让基金经理的稳定和基金业绩直接相关呢。管我们钱袋子的人突然间换了,有可能像前任一样靠谱,有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而带来风险,毕竟市场上也有过前公募基金经理王亚伟离职后,其曾经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效益一落千丈的例子。所以,投资者对持有基金的人事变动保持密切关注是理所应当的。
基金经理变更之后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一只基金变更基金经理包括:解聘基金经理、增聘基金经理、解聘的同时增聘基金经理这三种情况。
变更的原因无非是:1、前任基金经理离职了;2、老基金经理代新人练手;3、基金经理因公司内部安排调换工作。
小编觉得,这里面风险最大的情况应该是原有基金经理离职的同时上任一位新的基金经理,因为给基民们留下的适应时间几乎为零。
此外,在梳理数据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规律,很多基金发布了增聘基金经理的公告后,隔一段时间(长的有几个月,短的仅有一周)会再出解聘基金经理的公告。所以,以后哪只基突然增加基金经理了,很有可能暗示我们原来的基金经理要离职了,提早给自己打个预防针。
无论是哪种变更基金经理的情况,我们都可以适当的减少仓位,留给这只基金一个观察期。毕竟一只基金虽然换了新基金经理,但原基金经理的仓位也是逐渐逐渐调仓换成符合新基金经理投资思路的,而且同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策略有时候也不会因为换了基金经理而前后大相径庭。
如果业绩不错,可以保留原仓位甚至追加持有;如果业绩不好,当然果断地全部卖掉。
最后,附送一份今年以来离任的基金经理名单,持有这些基金的宝宝们要保持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