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FOF系列之一:FOF优势大解析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17-09-11 阅读量:1060 FOF 公募FOF


9月8日,首批公募FOF终于公布了批文,这意味着公募基金正式进入FOF时代。


2016年9月11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中表明:基金中基金(FOF)是指,将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经中国证监会依法核准或注册的公开募集的基金份额的基金。


FOF概念起源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最初是指投资与一系列私募股权基金的基金组合。公募基金FOF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1985年3月,由美国先锋基金(Vanguard)率先推出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FOF。


FOF类产品也并非首次出现在我国金融市场。之前券商就曾以集合理财的方式发行过类似产品,私募基金公司也更是钟爱发行FOF/MOM类产品。但是公募基金受制于《基金法》的限制无法发行FOF产品,而一些基金公司可以采用基金专户的形式发行FOF产品。


那么FOF到底有什么魅力竟引得无数机构为其折腰?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大类资产配置,二次分散风险




数据来源:展恒基金



从上图可以发现,2003年至今指数同时下跌的情况概率为0,出现收益翘翘板的年份

多达10年,占比68.97%,这表明进行资产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数据显示,投资组合收益的90%由资产配置决定,其他因素贡献度仅占10%。这既体现了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又显示资产配置的难度极高。


FOF产品的核心就是资产配置。从国内外资本市场运作历史来看,股市、债市等资产都会经历牛熊转换,单一资产波动性较大,而FOF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控制住整个组合的波动率,同时提高其收益率。


已审批的六只FOF产品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进行资产配置。其中,泰达宏利全能优选FOF、嘉实领航资产配置混合型FOF、南方全天候策略混合型FOF采用了风险平价策略;建信福泽安泰混合型FOF和华夏聚惠稳健目标风险混合型FOF则为目标风险策略。


关于这两类投资策略的本质以及对应的优劣势,小编将在后续的文章为您娓娓道来。


2解决普通投资者择基难度大的痛点




数据来源:展恒基金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末,国内公募基金市场总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基金数量达4486只。


各类型公募基金不仅是规模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业绩也分化显著。以股票型基金为例:股票型基金二季度平均收益1.98%。如下图,二季度收益大于10%的股票型基金仅占比7%;占比高达41%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0-5%的收益;而取得负收益的股票型基金占比28%;可见公募基金业绩分化显著,无疑进一步加大了投资者甄选优质基金的难度。


股票型基金二季度业绩表现


数据来源:展恒基金



基金中基金(FOF)则是针对基金投资择基难度大的痛点,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投资模式。FOF在经过大类资产配置后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基金筛选,这点在已审批的六只基金名称中的“精选”、“优选”便有所体现。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公募基金公司发行的FOF多是投资于自家基金的内部FOF,可以明确的是内部FOF存在众多问题。


一方面,即使是少数几家大公司,可以作为FOF备选标的的基金也不足百只,难以发挥FOF资产配置的作用;另一方面,面临职业道德上的难题,择基方面可能存在水分,容易出现 FOF为自家基金流动性救火、充规模等现象。另外,即使公募基金公司选择投资于全市场基金即外部FOF,同样面临同行之间调研不便,更有甚者出现信息误导现象等。所以,从美国市场的经验来看,第三方投顾+全市场配置才是将来FOF的大势所趋。


其实,解决这些问题有个一了百了的完全之策。借助具有深厚研究功底的、第三方专业基金评价机构的力量,如展恒基金评价中心,展恒基金专注于基金研究十余年,今年累计调研基金公司基金经理400余人次,且持续追踪,定期更新尽调报告。


基于FOF产品的优势,难免会引得各类机构争相发行FOF产品,在期待已审批产品有优异业绩表现的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真正发挥大类资产配置,分散风险的FOF产品面世。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